晚上,走在回家的路上。
远远看到一对母子站在路边。
快走到跟前的时候,妈妈开始推着自行车往前走,孩子跟在身后。
走了一段路,妈妈突然说:“为什么每次都是高高兴兴的出来,哭哭啼啼的回来?”
孩子没有吱声。
妈妈又说:“你为什总是欺负比你小的,不敢欺负比你大的?”
孩子说:“我没有欺负他们。”
妈妈又说:“你出来玩的时候挺好的,玩了两三次又不玩了(不知道是玩什么器械),为什么争着抢着你就觉得好玩?排队就不能好好玩了?”
孩子基本上不吱声了。
我猜想,应该是孩子在玩什么玩具,只有自己玩的时候,玩一会就够了,后来玩的人多了,需要排队了,孩子们就开始你争我抢了,大的可能抢不过,就去欺负小的,所以发生了矛盾,也可能这个孩子争不过别人,就哭哭啼啼找妈妈了。
通过妈妈的语言应该知道,这种情况不是一次两次了,应该是经常发生。
作为父母,如果经常发生的事情,应该引起注意,也许孩子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事情,家长应该进行指导,也许就不会出现今天的情况了。
一路之上,只有妈妈的责怪,却没有妈妈的指导。
如果妈妈告诉孩子,公共器械应该和小朋友们排队玩,这样大家都可以玩,而且很高兴,学会与别人分享,可以享受两个人的快乐。如果小朋友不让给他,应该教会孩子去尝试与他们沟通,而不是通过欺负去获得机会。
成长需要经历,更需要经历之后的轻轻点拨,千万句的责怪,不如恰如其分的一语中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