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教学学习再穷不能穷老师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三)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三)

作者: 东天雨 | 来源:发表于2022-01-05 23:38 被阅读0次

    今天读的是《给教师的建议》之"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坦白地说,读这样的教育经典著作还是头一回,书中精辟的见解、生动的案例,跨越时空读来依然激动人心、满怀惊喜。

    一、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

    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修养乃是教师劳动修养的一面镜子。(苏霍姆林斯基)简单地说即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这与我们中国的那句老话——"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不谋而合。很多老师常常抱怨学生笨,不会思考,据我的教学经验,老师自己把教材玩味透了,做了充分准备,课堂上就会游刃有余,学生也变得善思考,会思考,会表达,教学完成度也会很高;老师自己没吃透教材,准备欠缺,课堂定会沉闷、艰涩,学生思维凝滞,没有表达欲,教学效果自然低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要讲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那样一来,上课时的语言就会运用自如,学生感知这些信息就不太费力。我认为不仅如此,教师注意的重心也会从自己的讲述转移到学生的思维情况,以学定教,随时变换教学方式,而不是不顾课堂发展情况,根据自己课前设定的思路"一条道走到黑"。

    二、使学生成为研究者、思考者,而不是"掌握者"

    合乎规律的学习应该是由事实过渡到概括性的结论,教师竭力为学生提供进行概括和思索的线索(大量事实),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思考的自豪感。经过自己努力思考而发现带来的喜悦、自豪感、惊异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动力——学生会越来越喜欢脑力劳动。对标之下,我们的课堂多是以掌握知识为目标,不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更有甚者,让学生背诵乘法口诀,背诵理科公式、概念、法则,文科的背诵就更多了。考试更助长了机械识记之风。如此教育之下,学习枯燥乏味,带给学生的简直是一种痛苦,学生也就很难体验到探究、发现带来的惊喜与成就感。这大概就是一些学生中考、高考结束后将初、高中教材毁之一炬的原因吧。

    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慷慨地提供事实,而吝啬地给予概括。对那些难教的、理解力差的孩子,尤其不能拼命死记硬背。如果没有探究和思考,记忆就会"有漏洞",什么也记不住。而且记忆力变坏正是在少年时期发生的,原因就是:正当一个人应当尽量多地思考的时期,却把他从思考中"解脱"出去了。这让我想起自己教过的、见过的一些孩子,记忆力就像一盘沙,花了比别人多得多的时间去识记,好不容易记下了,一转眼就像被风抚过,一点记忆的影子都没了。我们总是认为这些孩子记忆力差,而不去思考他们"记忆差"的原因,久而久之,这些学生落伍得越来越严重。今天的阅读让我知道了以后该么帮助这类学生。

    三、教育的科学做法是让学生"各尽所能"

    一个班级里,学生的智力发展程度总会分化为几个部分,这就要按照"各尽所能"的原则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这样能为学生集体的智力水平创造有利的条件。我们虽然也提倡分层教学,但实际操作中很少有老师做到,这其中有教学考评机制不合理的因素,也有教师自身理念和教学能力水平的影响。即使所谓"分层教学"了,也仅仅体现在作业上,况且越是学习力弱的学生,留给他们的越是与动脑无关的"基础题"。还有一种倾向,就是降低教学难度、或考试难度,搞向"中等生"拉平的做法。那样既会阻碍优等生的成长,而且会使"中等生"本身也失掉前进的动力。

    怎样让学生"各尽所能"呢?书中有具体的例子。如果一个七年级学生对学习植物学有兴趣,那么他就不限于读中学课本,而去研究生物、化学,去研究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命。当然,对于中等生、学困生,无论课堂上,还是布置作业,都要相对容易一些。一句话,教育教学要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智力劳动中获得乐趣,智力训练水平得到发展。

    有关怎样提高教学质量,书中还有很多深刻独到的建议,比如:通过动手来发展儿童的思维,将知识系统化,对学生脑力劳动要做有计划的安排等。

    总而言之,《给教师的建议》就是一座蕴藏着教育教学智慧的金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pk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