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
这两天,一则虐待儿童的新闻轰炸了朋友圈,都把不少的父母气炸了。社会舆论炸开了锅:这是亲生的吗?怎么会有这样的父母?这样的人不配做父母!心疼孩子……
百度对虐待其中的部分解释:
虐待孩子的家庭,其最持续的历史特征是,一代代重复虐待,忽视孩子或缺乏做父母的爱心。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孩提时代受到虐待的父母一定会虐待自己的孩子,但似乎虐待孩子的父母行为来自于他们幼年形成的生存威胁,而无助的孩子总是希望自己成为强有力的父母……
言传身教的魔性
老妈在看这则新闻的时候,不禁评论道:估计不是亲生的吧。于是,我便脱口而出:肯定是亲生的。小时候,我们老爸不就这样打我们姐的么?同样这样扯头发……我淡淡地说,这是身体烙下的记忆,哪怕自己心里不想,也会不由自主地自动化地去做。正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这样来的。
就像我平日带娃,有时候孩子太顽劣,无法“受控”的时候,我也不禁会去打骂孩子。用声音去威慑他,用打屁屁去教训他,他打人的时候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宝宝经常会可怜巴巴地说:妈妈,不要骂,不要打BB。然后过来抱妈妈、亲妈妈。可爱至极了。
如果可以,我也不希望打骂孩子,我深知打骂孩子的弊大于利。因为小时候也是这样被打过来的,对被打的记忆的深深的恐惧和愤怒,也一直告诉自己以后做父母不能这样。可是身体就是不由自主的控制不了,总是会脱口而出地说“打”。
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说“你再怎么怎么样,妈妈就要打你屁屁了”。而且在他顽劣不听的时候,也真的会动手打他的屁屁。于是,娃从两岁多开始就有“打你”的口头禅,甚至到现在,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的时候就容易动手去推打小孩子以达到目的。
破局需自破
正如早教中心的老师给到我的建议一样:这个时候的宝宝,需要妈妈翻倍的耐心去引导。
打骂孩子,只会让孩子知道这个方法是行得通,有样学样。唯一不想让孩子学习到打骂别人的方法就是不打不骂孩子。
身体的记忆比大脑的普通记忆强大多了,身体的每个细胞都拥有记忆。
所以,这对父母本身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首先,父母要克服自己过去的身体记忆。
然后,时刻给自己建立一个又一个新的信念,来盖过过去的固有信念。在新的信念下面才会有新的行为。
正如我现在慢慢地用语言来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错误,哪怕他开始的时候会用愤怒的腔调去表态,只要不是用发脾气和动手去表达的,慢慢就会转化为平和的状态,又会恢复成可爱的模样。
虽然经过教育后认错态度很好,行为却经常依旧。我相信,经过不断地引导,新的行为习惯必定会把旧的行为地换掉。谁让这是自己若的祸呢?自己若下的祸根得自己解决。
铁棒磨成针,只怕有心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99324/e5fe08063d2580d7.jpeg)
黄斯萍
教育培训行业从业者
一直在生涯教练的路上,不离不弃
座右铭:成就他人,方能成就自己!
可提供资源:个人天赋优势测评
微信号:15389307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