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哪里?
课堂是遗憾的艺术,我不断追问:“学生在哪里?”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我执教的三课一研活动《燕子》一课,结束后,校长走到我身边评价我讲得也行,又提出对三年级孩子来说有点深,课堂上孩子们朗读不够。应该让学生美美地去读,美美地思考,美美地表达。
回到办公室,组长说:“一节课你都在牵着学生走,什么你都打在课件上,你都讲了,你得引导他们去说.”
“你真厉害,一节都你讲,不累吗?”另一个同事说。
这的确是我的毛病。虽然一直赞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站着课堂的正中央,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题这些教育理念,可自己却一直舍不得放手。
我讲得再多,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与别打我。学生的思维打不开,燃不起火花,高质量碰撞起来。
我才忽然明白,自己疏忽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高估了他们,原来他们没有跟我在一个频道上。
我满满的期待变得无比失落与沮丧。
为了上好今天这公开教研课,我从上周就开始,紧紧张张地准备,昨天一天都在不断完善课件,晚上七点多到家,头疼的厉害,稍微躺了一会儿,凑合着吃了一个粽子,就继续打开梳理教学思路,熟悉各个教学环节以及过渡语。
今天早上是英语老师上自习,7:30我到校后,直接去录播室 试课件。
自以为从上周,我就要求学生读熟课文,字词也学过了,应该没问题,但是偏偏就砸在孩子们对课本并不理解。学生没有弄明白怎样用关键词语概括燕子的特点,怎样为每段文字在头脑中的画面起名字。
校长说一上课就要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画面感有些深难。
孩子们都说不清楚,光鼓励他们主动站起来积极回答问题,却没有要求回答之前先要经过自习思考,再站起来说,结果很多孩子同时站起来回答问题,七嘴八舌,秩序混乱。
有的孩子自己说不清道不明,就是不断的站起来抢着发言,众目睽睽之下,我不好打断他们,但是这是我课前怎么没有想到这些呢?造成干扰课堂秩序,假热闹.这些的确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如果不是本周末要考课标,我一定再带学生去录播室上一次。
今后我的预测还得要更充分一些,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与学生同频共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