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九
“上帝欲使其毁灭,必先使其疯狂。”
这两天,又有中介打电话过来,说现在房价每平米3万3了,想卖房的话,随时跟他联系,他那边有现成的急着出手买房的客户。
前后相隔不到一周时间,房价凭空就涨了三四千,涨幅达到10%,而且还是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基准之上。这不禁让很多人感到迷惑,近几年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一直处于徘徊低迷状态,而厦门相比其他经济发达城市,表现也并不是很起眼,同时,不管是有钱的没钱的,嘴里时常挂着地,似乎也是口袋越来越瘪了,钱越来越难挣了。
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在抢房?以一套100平方大小的房子为例,假如按每平米3万来计算的话,总额就是300万,第一套首付30%,那就是90万,贷款210万,以最长期限30年为例,商业贷款等额本息每月还款11145,公积金贷款等额本息每月还款9139。至于第二套首付60%,那就是180万,贷款到是其次。而这还只是厦门岛外普通楼盘的水准,以岛内五六万的均价,其压力更是可想而知。
很显然,这不是一个普通工薪阶层甚至中产阶级消费起地城市。即使他们勉强出手,那也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兴许透支的是几代人的心血。更可怕的是,在一轮又一轮的楼市接盘过程中,如果有一天,天花板被捅破,房价从虚高回归理性,那么有可能受伤害最大的也是他们。血本无归甚至一无所有,并不是天方夜谭。
资本的天然逐利性,把房地产打造成了另一个股市。一个比股市还要疯狂的股市。在这个自由的市场里,有人不断进,也有人不断出,进进出出之间,有涨有伏,有人欢喜有人愁。而之所以欢喜和忧愁的差别不在于想买还是不想买——因为有房才有家,买房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而且这么多年来,总体而言,房价始终是保持上扬的态势,所以谁都想买。而是在于选择出手的时机。通常买的早的比买的晚的要好,买的快的比买的慢的要好,买的多的比买的少的要好,正所谓买到就是赚到。不管是自住还是投资,个人资产如坐火箭似的往上飙升,别人看了羡慕嫉妒恨,自己看了也像猪八戒吃人参果,吃了还想吃。
人类追名逐利的劣根性在此展露无遗,买房炒房成了全民狂欢的饕餮盛宴。上至士绅名流,下至三教九流,说起房市比房事还激动,仿佛一夜之间,专家如白菜,满街遍地走。即使偶尔有几个略显清醒的声音不停在劝说或贬斥,但倏忽之间,就像海面上翻腾的几朵小浪花,彻底淹没在茫茫无尽的大海中。
夏花绚烂,终有一天,会在秋风中凋零。也许谁都明白这个道理,毕竟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世界上没有永远一成不变的事物,宇宙如此,生命如此,股市如此,房市自然也不例外。但道理很简单,真正做起来却困难无比。仿佛鸦片成瘾,明知它是害人的毒品,但为了那一瞬间的快乐,还是有人愿意用此生去陪葬。
市场规律认为有涨就有跌,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管火爆房市的背后,是有人为在推动,亦或者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归根结底,还是源自人性的贪婪。所以,如果有一天,房市偃旗息鼓甚至轰然崩塌,那么不要去怪别人,也不要去怨政府,所有一切的罪魁祸首是自我的贪婪,它让你的良知被泯灭,它让你对简单的事物失去了起码的判断准则。在这条越走越黑的道路上,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像多年前的海南泡沫,以及几次动荡的股市沉浮。
而处于风口浪尖的厦门,到底会何去何从,同样存在着诸多变数。从全国一盘棋的国家大战略来看,厦门所处的闽南金三角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荣光,不但被曾经一度总是同时提起的长三角和珠三角远远地抛在脑后,也被诸如长株潭城市群等后起之秀逐渐赶超。可以说,这十年是闽南金三角失落的十年,甚至闽南金三角也不再被当成一个特别的经济综合体而提起,它沦为了一个纯粹的地域性地理名词。即使后来国家提出了新的海西国家战略,力图重振闽南金三角雄风,但其缓慢而低效的内部整合,也让这种企图变得捉摸不定。而与之同级别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城市群却走得风生水起,如火如荼,逐步朝世界级城市群迈进,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大好时机,就此错过,可谓厦门一大殇。再者,从城市定位的多元可持续发展来看,作为中国最早的四大经济特区之一,厦门已没有了早期那种锐意进取,其自近代开埠以来就秉持的开放和探索精神逐渐迷失。厦门不再是对外投资、创业、就业、生活的首选,越来越多来过厦门的人认为,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但不是一个适合奋斗的地方。
如果说北京有首都,上海有陆家嘴,广州有广交会,深圳有华为腾讯,杭州有阿里巴巴,南京有苏州,天津有港口,重庆有直辖市,成都有巴蜀,武汉有枢纽,那么厦门所能拥有的,可能只是鼓浪屿。当然,这只是一个片面的比喻。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它多少折射出目前厦门难以走出去的困境。这点从一系列城市经济指标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端倪,以GDP为例,厦门位列2016年中国100强城市第52名,而在城市财力方面,也只是排在第21位。特别在关乎城市发展全局的关键指标上,厦门没有特别优势,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没有可比性,与杭宁成渝等二线城市的竞争中也处明显下风。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一首源自周华健的忧伤曲调,生动道破了厦门又一大殇。而不管是战略还是定位,更多地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也可以说是外的层面考量。如果站在自身的立场来分析,也就是从内的层面进行考量,那么厦门已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跨前一步也许就是天堂,后退一步可能就是地狱。
不可否认,厦门有其自身骄傲的资本。它的一长串璀璨夺目的头衔,看着令人景仰而又生畏。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城市之一,改革开放的先锋队,对台经贸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国际花园城市,海西城市群核心,2017年金砖国家峰会举办地,国际性交通枢纽城市等等,无不彰显着其特殊的荣誉和地位。
而在内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厦门无疑是出类拔萃的,所有对厦门的质疑,在这张货真价实的城市名片面前,都会显得苍白无力。鼓浪屿、环岛路、中山路、厦大、观音山、五缘湾、BRT、四桥一隧、岛外四大新城、空中自行车道、地铁、翔安新机场等等,都表明了厦门在修炼内功方面精益求精的格局和视野。
厦门之所以大受追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但这无法成为其房价高居全国第四的理由。房屋的价值首要就是居住,其次才是保值增值。而以现有的房价水平,其价值已出现了本末倒置。而保值增值基本都是富人的游戏,如果其投资无法变现或者无人接盘,那么房屋的大面积空置就是后果,所谓的鬼城即是如此。
一个富人很多、中产和平民却很少的城市,彷如一个倒三角,无疑是畸形的,好比空中楼阁,随时都有崩塌破灭的可能。而原先那些加码加急投入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基本沦为无用的摆设,变成苍蝇、蚊子和老鼠的乐园。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在这轮狂飙突进的房地产红利中,也有不少工薪阶层、外来务工者、普通中高级白领通过低价买入而受益,他们和厦门原住民、原有的中产及富人群体一起,构成了如今厦门城市发展的中坚。
但持续高涨的房价,同样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威胁着这个看似稳固实则脆弱的结构体。因为如果没有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流入,这种高房价的泡沫随时可能会破灭。而投资带来的新鲜血液通常都只是昙花一现,如饮鸩止渴。只有不断有新的人愿意而且有能力来此安居乐业,才是最终解决泡沫的康庄大道。
美丽的厦门,似乎已经处于这样的临界点。一个留不住年轻人的地方,自然也就不可能真正留住富人。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是要继续做绚烂的烟花,还是选择做平凡的小草,这才是最最恼人的那一个厦门之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