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切换的好处

作者: 春申逐客 | 来源:发表于2017-10-31 11:22 被阅读0次

大学暑期在沃尔玛做过兼职,理货员一类的工作。到了他们超市的地下办公室后,先简短的进行了一些企业培训,当时对沃尔姆创建整个零售帝国的过程叹为惊服;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时候是进入工作环境中后,每人得为自己取一个英文名字做成胸牌挂在胸前,并且建议大家在工作中以英文名互相称呼,那时候不明所以,只是觉得新奇,还记得为自己取了Beckham。

很多大公司,你一旦入职之后,要起一个英文名字。早期,这个习惯是在外企流行的。这个好理解,中国人起一个英文名,便于和他们的外国老板交往嘛。

但是后来,像腾讯这样地地道道的中国公司也是这样,上上下下都是英文名:Pony、Tony、Danniel等等。于是有人就觉得,这是虚荣心,是崇洋媚外,假装高端洋气。

但是后来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每一个人入职之后也要起一个花名。刚开始是武侠小说里的名字,什么风清扬、逍遥子,后来阿里公司变大了,武侠小说里的名字不够用,连网络小说里的名字也拿来凑数。

这么做到底是为啥?

好奇的问了问当时人力资源的一位同事,趁着一次吃午饭的机会向她请教,她说是为了摆脱交流时候职务的无形压力带来的效率低下,这样的规定是中国区总部直接发布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啊。我们的文化等级意识强,这会体现在语法、用词、语气、称呼各个方面。这是很难突破的,因为人的思维无法脱离语言。各大语言中,英语的特点是平等意识很强。这是因为几百年来英语被广泛应用于商务活动。

打个比方,你看我们汉语,国人在亲戚中的称谓,舅舅和叔叔完全不同,一个是姻亲一个是宗亲;伯父和叔父,也一说就知道谁大谁小。英语中则笼统地用Uncle称呼。也就是说,在说英语的人心目中,中国人看来各不相同,应该严格区分的一大堆亲属,没什么区别,都是一种男性的亲戚而已。

不光在我们中国,像大韩航空,要求所有机组人员,在工作时使用英语;1998年,德国汽车公司戴姆勒-奔驰兼并了美国汽车公司克莱斯勒。这次合并,本来以德国公司为主,但合并后的新公司,却以英语为工作语言。而且,这不是个案。西门子、大众汽车、德意志电信、德国化学公司和德意志商业银行等等大公司,都把英语作为工作语言。

说到这儿,我们就可以解释,刚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公司也要用英文名或者花名?

首先,是为了增加对公司的认同感。名字是最深的自我认同嘛,名字都改了,自我的身份认知就会发生切换。

但是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必互相称某总,某兄,直接称呼英文名或者花名,让沟通效率提高,也营造了一个平等自由的沟通氛围。

一个组织的打造,首先就是要完成这种文化上的转换。用语言改变的方式把你从原来的文化中连根拔出,再让你融入到一个新的系统之中,获取更高的效率。

想详细了解语言切换带来的好处,可以移步收听罗辑思维366期:语言的切换。

相关文章

  • 语言切换的好处

    大学暑期在沃尔玛做过兼职,理货员一类的工作。到了他们超市的地下办公室后,先简短的进行了一些企业培训,当时对沃尔姆创...

  • 深入浅出Node.js学习笔记(八)

    构建Web应用 前后端采用的语言都是JavaScript,在跨越HTTP进行沟通时的好处; 无须切换语言环境,部分...

  • Android设置语言

    应用语言的切换 单纯的切换自身应用的语言。 系统语言的切换 切换整个系统的语言。在6.0的系统中,切换系统语言的方...

  • Android应用实现语言切换

    语言切换需求 应用内切换语言,支持阿拉伯语(从右到左书写,即RTL语言支持) 语言切换是切换系统语言,不只本应用 ...

  • 语言的切换

    韩国飞机事故 因为机长疲倦。 韩国文化委婉。 提醒机长 彻底改变 要求工作用英语。消除语言中的等级意识 很多公司 ...

  • 语言的切换

    英文名字在各行业开始出现,不是为了崇洋媚外,而是中文习惯了在名字前加上职位或者所谓的称谓,英语带来了人人平等,在...

  • 语言的切换

    在工作和生活中,文化氛围的建立非常重要。它可以让一个人,在新的环境当中平等自由的沟通。并且也可以提高一个人对新环境...

  • 语言的切换

    汉语存在主义长辈年龄之分,则英语实现了人人平等

  • 语言切换

    simditor

  • iOS开发之APP内部切换语言

    iOS开发之APP内部切换语言 iOS开发之APP内部切换语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言切换的好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tb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