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次康有几期没在写作营的时候,康就成了我常写的题材,我经常写对康的思念,其中原因有二,一是我一直想念那些离开写作营的人,二是康并非异性姊妹,写怎么想念他也不会引起别人误解。
我生活中的主要交流方式就是文字,我每天都读很多字,写作营的文字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对我却是重要和真实的,我每天读他的文字,间接的知道他一切安好,直到他突然离别,我就再也不知道他的近况了。
有人说,互联网时代已经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离别,只要你想,无论身处天涯海角,你总能和一个人取得联系。但我却是这样的人,如果别人不主动和我联系,我就极少和对方联系,这不妨碍我会经常想起从前和对方一起共同经历的日子。现在,写作营里长期驻留的7个人,只会让我感觉我们在一起纠葛得更深,我不知道其他人会怎样,我确实如此。
我想这种神奇的纠葛,应该就是亲情,本来在基督里面,就有一句俗语,“灵胞更比同胞亲”。我回想过去的那些年,那些最重要的回忆,全是在基督里肢体们在一起的时光,从会众里面幼小的婴孩长大成人,到近年的单身活动,回忆就是被这样的温情充满,何况这些已经在一起纠葛几年之久的7个人呢!
50期正逢春节,原本1个人对春节的牢骚,现在变成7个人对欢度春节的不同感受,以及常见的各人对不同职业的经历感受,有任劳任怨救死扶伤的,有叹气错失机会的,有不在意屡次辞职换新职业的,有计划远渡重洋的……现在,这7个人缺失了谁更好呢,或者——用未来某一个勤奋文笔进来代价是换掉神人见首不见尾的包已写……对于我们一家人来说,依然是无法弥补的损失,难道不是这样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