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建军大业》,第一反应是: 震撼加热血。电影展现的是:意气风发的一群年轻人,为了信念而不断努力,勇于献身的无畏。脖子系上红巾胳膊缠着白布的战士,斗志昂扬,喊着口令:“河山统一”的壮志雄心,一群年轻人拉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在影片开始的时候,工人和学生被北洋军阀惨烈杀害,横尸遍野,这一幕看得我触目惊心,在历史的方面,我有所欠缺,对于伟大的战士们,不大熟悉。但就整部片子来看,气势磅礴,看完让人荡气回肠,老一辈人的开拓者让我们无比的敬佩,我们庆幸出生在一个没有战争的时代。
在这部影片中,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需要安插各种角色,着实有些困难,但有坐镇指挥的周恩来、刘伯承,还有枪指华灯震慑全场的朱德。在德胜与藩台衙门冲锋陷阵的贺龙与叶挺,是让我印象深刻的。
1927年,各位革命先辈还年轻,毛泽东当时仅仅是作为湖南代表,在会上都没有发言权,票裕大将军还仅仅只有19岁,只是作为守卫兵在门口镇守。贺龙大将军还在为入党而苦苦挣扎。他们意气风发,进行了武装革命,有着舍我其谁的阳刚,凭借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中国革命的担子。
电影中的周恩来儒雅,睿智,身姿挺拔,和我心目中的周总理形象比较吻合,他在看到屠杀事件之后,站在窗边发誓的一幕,让我深深感动,或许这只是电影桥段,但是我觉得真实的周总理就是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不然也不会有“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壮观景象。
影片中叶挺将军有功有过,他在整个片子里的角色,是我最深印象之一。在带领军队在进入南昌之时,面对城门守卫的阻拦,依然是霸气直前,对方说没有接到命令,他就现写一个命令,带着他训练得让人畏惧的的铁军进入南昌,这点演技虽然比较浮夸,但演出了那放荡不羁的感觉; 还有在面对兵痞挑衅自己的兵时,毅然站出,他感动的我的场面是拿起鞭子抽兵痞的模样; 南昌起义的时候,去增援贺龙将军部队,在那炮火烟弹中,声嘶力竭的吼着:“放”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将军应有的血性与无畏,体现了他的硬汉形象。
朱德在1927年时已经40岁,在相比于其他年轻的革命者,多了一份沉稳与内敛。南昌起义前晚,他杯酒交错的巧妙周旋,冷静的掌握着场内所有人的动向,牵制住敌方的力量。在三河坝战争中,运筹帷幄,用三千兵力硬生生拖住了钱大钧三万兵,临危不惧、大敌当前、英勇抗战、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河坝战役第3 天决定撤退的时候。朱德站在满是尸体的战场上,上一次的硝烟还未散去,下一次的突袭可能就要来临,需要留下200 人断后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大家都英勇献身。在那个年代里,都愿意去送死,是为什么? 因为这些经过战火洗礼的灵魂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要把生留给新生代的希望,他们有奉献的精神,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都是把头拴在裤腰带上的。我记得影片中有一句台词: 什么是幸存者? 幸存者就是把别人的生命一起活下去。
看着影片中,被活埋、被砍头、在三河坝里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电影里的爆破场景让我无比的震撼,如果我们身临其境,该是多么恐怖的事情,虽然距离那次的事件已经过去90 年,感觉战争离我们很遥远,但是纵观世界,不太平的国家很多,前几年的利比亚事件、伊拉克的战争,伤亡惨重,而作为中国人,我们该庆幸自己出生在的是没有战争的国家。
影片的最后,井冈山会师,看见中国共产党队伍的庞大,我的心也激动起来,那是胜利的曙光。就像毛泽东送给朱德的八个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啊,不要小看这点点的星火,把它丢下去可以燃起熊熊烈火。也不要小看一个人的力量,凝结起来的团队力量势不可挡!所以不要因为眼前的黑暗而看不到希望,就选择放弃,我们脚踏挫折、困难,必能攀越困难的大山,带着宝贵的经验迎来成功的黎明!
今年是建军的90年,为了缅怀伟大的革命先驱,我们看到那年轻无敌、心怀理想、置生死置之度外的他们,让我们向解放军战士们致敬、像革命先烈们致敬。
激人奋进的影片结束了,我重新给自己进行了人生定位。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有幸成为华夏子孙,很幸运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也庆幸自己出生在一个没有战争的国家。然而在这和平年代里,我们也要有自己的人生理想,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努力向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