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了“心理性失望”的含义后,我才发现一直以来,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懂事,而是有病,病的还不轻,这个反向思维确实令人难以接受,但几番思索的我,认为其有一定的道理。
正如网上说的原生家庭的痛要用一生来治愈,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因此,我并不怨恨我的家庭,也并不怪罪我的家庭,但不容置喙的是,在做人做事的某些方面,我的确会受到家庭这个点潜移默化的影响。
翻开和老爸的通话记录,只寥寥可数的几次,翻看微信聊天,也只有几句客套的问候。虽然我知道老爸从未停止对我的关心,但这并不能激发我对他的热情,也并不能激发我对他的分享欲。
由于我是留守儿童,长期和父母相隔一方,每年只有20几天的相处机会,在他们身上长期的情感得不到回应,所以我的喜怒哀乐都是向爷爷奶奶而非爸爸妈妈分享,从而我可能从潜意识里就排斥父母对我的关怀。
同时,我又认为这种“心理性失望”也会出现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比如朋友、同事等。不知何时,我越来越难以和他人相处太久,浅尝辄止的关系是我最为看好的,距离产生美的名言也是我最为欣赏的。
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一旦越过了这个距离,接触久了,我就会在他们身上发现不好的一面,为了不被影响,我只好选择独而往之,淡然以对,冷漠以待。所以当与人相处到一定程度,她或他越来越接近我的生活时,我就会不自觉的关上了我心灵的窗户,对别人给予高度警惕。
虽然这样长此以往,我会被疏离,被忽视,被冷漠,但相比于陷入谄媚的局面,陷入被迫打开心门,陷入无我的状态中,我更愿意接受前者的自我孤独。虽说很难被理解,但我在我的世界里活得很自在,不受“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影响,不受他人观念的支配与控制。
罗翔在《法治的细节中》说:“与其说失望,不如说矢望,矢志不渝的期望”,而我的这些“失望”背后都曾经有一种矢望,渴望被重视,被尊重,但如今我好像丢掉了我的期望,也不知何时,如此悲观了。
但这样下去很容易“走火入魔”,活成一个不被理解的高冷孤僻的人,所以,我需要三省吾身,尽量不把自己全部装进套子里,偶尔探头出来看看,接受炙热的阳光,呼吸自由的空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