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我一直思考主问题设计。想弄明白主问题,需要理清很多基础问题。比如什么是主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才算主问题?如何设计主问题?简单梳理一下思路。
(一)什么是主问题?
第一次听说“主问题”时,我有点懵。什么是主问题?试卷上考的问题是主问题。但是不行,课堂上的主问题,尤其是公开课的主问题总不能光讲考点吧。我随即明白,主问题的服务对象是课堂。
既然主问题是服务课堂的,我又有了疑惑。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的主问题能够解决学生的问题么?《课标》上写的很清楚,“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块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老师的主问题,会不会带着明显的主观性?主问题,到底是方便老师讲课的,还是方便学生学习的?反复思考,我觉得“主问题”是老师需要的教法,不是学生需要的学法,也不是学生需要的考法。
那到底什么是“主问题”?余映潮老师发现,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提问方式问题比较多,比如“串问”“碎问”“浅问”。于是,他提出了“主问题”教学策略。教师设计“主问题”,每个主问题下设计多个小问题,供学生进行研讨。零碎的问题,进行归类,训练学生的思维。浅显的问题,进行组合,让学生的思考有深度。
(二)什么样的问题才算主问题?
先不考虑考试,要不然这个问题就没法探讨了。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指的是对课文阅读能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重要提问、问题、话题、任务、活动。每个老师设计的主问题都不相同,这要看老师如何选择教学内容了。让我讲常态课的话,我会首先看考点。讲公开课的话,我会综合课本、练习题,《教参》《课标》等资源进行综合,然后取舍。我讲《回忆鲁迅先生》时,设计的主问题是“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结果另外一位老师的主问题则是“女性视角下的鲁迅先生”。我当时还开玩笑,《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主问题可以设计成“儿童视角下的鲁迅先生”。
一般来讲,一篇文章无非是讲字词,文学常识,文章结构,文章内容,思想感情,另外加点表达方法。不知道能不能这样理解,我将这些内容,各自独立为模块,分别包装在主问题下。这样就有问题,有探究,有总结了。选择学生有需求的,和比较容易出彩的地方,进行设计。
开学后我就要讲解《咏柳》这首古诗了,学生都会背诵了,还需要我讲么?自然是需要的。学生会背诵,就真的理解么?我的主问题可以设计为“品味春天的美景。”围绕这个主题,我可以设计多个组块。(一)看一看,发现春天的美。引导学生课前观察,感受春天的美丽。(二)读一读,读出春天的美。引导学生划出文章的节奏,重读轻读,读出思想感情。(三)译一译,理解春天的美。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自己的理解,进行翻译。(四)品一品,感受词语的美。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字词和修辞,感受文字的魅力。(五)写一写,写出春天的魅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用文字留住春天的美。一个主问题,设计成不同的小问题,这些小问题尽可能跟考试有所关联。如果在公开课上,关联不大也没有关系,一课一得就好。
(三)主问题应该如何进行设计?
设计“主问题”,表面看是找问题找答案,本质是找关系。老师需要理清文本之间的各种关系,找准了关系,就能找到问题。找准了师生需要的主要关系,就找到了课堂主问题。从内容角度来讲,无非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部分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理清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设计主问题。从标题入手设计主问题。比如《昆明的雨》,主问题可以设计为“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从人物入手设计主问题,比如《邓稼先》,主问题可以设计为“邓稼先有哪些精神品质?”从关键词句入手设计主问题,比如《詹天佑》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主问题就可以设计为“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杰出和爱国?”找到能够统领文章内容的,结构的,思想感情的关系,主问题就找到了。
理清部分和部分的关系,设计主问题。表达技巧是作者写作时所运用的原则和方法,我们也可以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意境创设、修辞手法等角度切入设计。比如有的老师讲解《孔乙己》,发现了“一个环境、二次到店、三种叙述、四种人物,五次取笑、六种描写、七次神情、八个时间、九次笑声、十个钱数”。这些关系,随便拉出一个来,都可以设计文章的主问题了。
“主问题”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服务对象是学生。老师设计主问题,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起点和需求,学生会的就少讲,学生不会的就多讲。“主问题”可以是多个问题,一个问题下可以覆盖很多小问题,这样零散的知识,就能系统化体现。找准主问题,最难的是理清关系,找准了关系,就找到了主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