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1.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每一个人只要他没有死,他都在人生中。一一哲学家的语言真深奥。
2.哲学家必须进行哲学化,这就是说他必须有对于人生反思的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
3.这种思想所以谓之反思的,因为它以人生为对象。
4.无论我们是否思人生,是否谈人生,我们都是在人生之中。一一我们不断的反思人生,谈论人生价值,是为了让今后人生之路的方向更清晰,目标更明确,更懂得该如何过好人生。
5.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合的。人不一定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
6.中国圣人的人格是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就是其修养的成就,外王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有这种人格。
7.中国哲学著作的特点是,言论简短而且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因为文章不明晰,可以有无穷的暗示。
8.第1个对前几个世纪的哲学家进行分类的人是司马谈,他把哲学家分为6个主要的学派: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9.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明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
10.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1个以私人身份教了大量学生的人。他是中国第1位私学教师,他的思想完善的保存在《论语)里。
11.作为教师,孔子觉得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他说“述而不作”。
12.孔子做了正名学说,“实”应当与“名”相符合。
他强调仁义。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他提出忠恕之道。即人之方实行仁的方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要知命,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提出无所谓而为的观念。是说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是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之内,而不在于外在的结果之内。
知命是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这样对于外在成败也就无所萦怀。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所以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一一承认现实,接受他,面对他,认请它,然后才能做出改变。
13.孔子精神修养发展过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志于学是指用来提高精神境界的真理,而不仅仅只增加知识。
不知礼无以立也,所以孔子说的三十而立,是指这个时候懂了礼,言行都很得当。
四十不惑,是说知者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他这个时候认识到了超道德的价值。孔子做事时深信他是在执行天的命令,受到天的支持,所以认识它的价值也就高于道德价值。
七十能从心所欲,是说他的行动不用有意的指导,他的行动用不着有意的努力,一切自然而然的正确。
这代表着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
原来孔子的精神修养发展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他有高远的目标与追求,博学,智慧,难怪他有那么高的社会地位和历史评价,被后人称为是“至圣先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