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君主的交往之道:却之不恭(上)

与君主的交往之道:却之不恭(上)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4-07-11 00:05 被阅读0次

万章问:“人际交往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初心?”

孟子用一个“恭”字来回答。【书·洪范】貌曰恭。【礼·曲礼】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疏】在貌爲恭,在心爲敬。貌多心少爲恭,心多貌少爲敬。为什么孟子在这里不说“恭敬”,而只说“恭”呢?我想,人际交往之道侧重于外在的行为表现,实际上强调的是交往的礼仪。心敬首先体现为体恭。

 万章问:“人们常说反复拒绝他人的馈赠是不恭的表现,这是为什么?”

 孟子告诉万章,这是针对来自尊者的馈赠赏赐而言的,他说:“如果你接受赏赐的时候,总是嘀咕他送的东西来源正当还是不正当,只有你觉得来路正当了才去接受,这种情况就是不恭,因此对于尊者的一般不应拒绝。”

万章又问:“如果发现礼物来路不正,心里是拒绝的,但不直接以这个原因推辞,而用其他托词婉拒,这总可以了吧?”

孟子回答说:“如果双方的交往是正当的,授受的环节也合乎礼法,这种情况之下,就是孔子也不会拒绝的。”

万章还是不服,他问:“如果有一个人在国门之外抢劫了财物,然后把它送给你,双方的交往是正当的,馈赠环节也合乎礼,这样就可以接受脏物了吗?”所谓“国门之外”,是指国境以外,比如诸侯从他国掠夺的财物,意指不是从自己人那里抢东西。

孟子说:“那是不可以的。”孟子引用《康诰》说,为了抢夺财物而滥杀无辜,蛮横不顾生死,这样的人老百姓无不憎恶,这样的人应该立即加以惩罚,而无需给他悔过的机会。从夏朝到商朝,从商朝到周朝,大家都遵循这个准则。如今这种乱象愈演愈烈,我们怎么还可以接受呢,这不是助长暴虐吗?

 万章问:“现在的诸侯对老百姓巧取豪夺,这和强盗有什么不一样。如果他们在交往中,礼节这方面做得很好,那样君子就应该接受他们的馈赠,这如何解释?”

孟子并不直接回答万章的问题,而是反问道:“假设现在有一个圣王出现了,他是将当下的弱肉强食的诸侯都抓起来进行惩罚吗?还是说,先对他们进行教化,对那些屡教不改的人才给与惩罚?只要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然后据为己有,就是盗贼,道理不是这样的,你这样类推,是把概念绝对化了。”

【《孟子》简读之万章篇008】

相关文章

  • 君主之道——暴力、安抚与狡诈

    《君主论》一书,是马基雅维里以自己长期的从政和外交经验、丰厚的历史知识为根据,审慎思考后整理出来的一本政治哲学类的...

  • 《主道》

    韩非所谓的主道,指的就是君主的驾驭臣子之道。 关于君主驾驭臣子之道的总原则,韩非首先论述道:“力不敌众,智不尽物。...

  • 交往之道

    你会与人交往吗? 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内向的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不知道如何讨好别人,怎么做才能大...

  • 交往之道

    黑暗降临的时候,没有谁能看得清楚你是谁?我们也卸下了面具,露出本来的心性。 黑暗中没有谁是可以相信的,是一种正常的...

  • 交往之道

    水蒸气遇冷之后会发生液化或者凝华,其过程是很复杂的,简单解释一下就是两个条件,一是降温二是需要有凝结核。当温度下降...

  • 《曾国藩家书》

    今日开启新书《曾国藩家书》——按时间顺序分为:养心之道、自勉之道、成事之道、为学之道、交往之道、理财之道、为政之道...

  • 靠近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靠近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所以古人才说:不了解一个人,看与他交往的朋友,就清楚了;不了解君主,看看君主身...

  • 剽悍行动营【12/21】《人性的弱点》

    【标题】与人相处之道 【字数】798 【正文】 我们生来与人交往,与父母,与兄弟姐妹,与朋友,与同学,与同事,与领...

  • 受之有愧。 却之不恭。 矫情。

  • 红林悟道《韩非子-二柄》第十一章:任贤

    红林悟道《韩非子-二柄》第十一章:任贤 《韩非子-二柄》上一章韩非子向君主讲了君臣之道,基本的原则就是君主要驾驭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君主的交往之道:却之不恭(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ag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