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跟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一起回忆大学的时候。
他连连感叹:“那时候的自己,真的好蠢啊”。
可事实上,他在上学时候就是个学霸,大学里的奖学金经常被他拿到手软。
这样子的人,都会觉得他大学的时候很蠢。
那我们这群成天只知道睡觉,逃课,玩游戏的人,岂不是压根没脸提自己读过大学了?
我接着又提到他去年在一家公司创下的业绩,并表示非常佩服。
结果,他又感叹到:“哎,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也太蠢了”。
你们听听,这天还能聊嘛?
不明白真相的人,听他这番话可能都会觉得他很谦虚。
实际上,他是一个非常要强,且从来不随便否定自己的人。
那是什么原因,让他连连发出这样的感叹,觉得自己愚蠢呢?
我发出这个问题之后,他先是沉默了一会,然后认真的说:“我常常看不起昨天的自己,可能是因为我今天正在精进吧”。
这个回答,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的是很符合他学霸的人设,意料之外的是,他已经人到中年了,竟然还像学生年代那样,每天持之以恒的精进。
说起来,我们上学的时候,教室的墙壁上不是经常贴着这样一句标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那时候,想必大家和我我一样,都觉得那些标语是教室装饰的标配,压根没好好解读过,更不要说践行了。
我常常在朋友圈里看到很多朋友转发鸡汤文,都会提到一个词“高质量的努力”,“低质量的努力”。
这一高,一低,中间隔着的分水岭叫“思考”。
你看了什么,你听了什么,你学了什么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思考了什么。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你的朋友圈里必然有一条这样的鄙视链。
读书的人看不起看公众号的人,看公众号的看不起看头条的人,看头条的人看不起刷抖音的人,刷抖音的看不起刷快手的人。
那些站在鄙视链顶端读书人,通常都是这样的画风:
在温暖的午后,坐在星巴克,手捧咖啡,捧一本书,发一张自拍配文:“愿你始终不舍爱和自由,非常棒,看完整个人通透了”。
通透不通透我不知道,但你摆的是咖啡厅里的装饰书,我是真的看见了。
说起精进这个词,很多人不经意间的一些行为就暴露了他的双商。
还是我开始提到的那个朋友,我跟他一起吃饭的时候抱怨朋友圈里的广告太烦了,彻底屏蔽了。
他却说:“我从来不屏蔽自己的朋友圈,更不会刻意的屏蔽某个人,甚至我还很喜欢刷朋友圈”。
在我的潜意识里,像他这样的精英,应该是与这种“垃圾快乐”与世隔绝的,怎么他也没逃出普通人的日常快乐?
我还正准备嘲笑他,结果就被打脸了。
人家说,他的朋友圈里,有互联网大咖,医生、主持人、公务员、消防员、老师、留学生、微商、代购、网红主播、卖房的、卖小程序的等等。
这些人的朋友圈,会给他的思考提供素材。
看吧,这就是卓越者和普通人的区别。
null我刷朋友圈,就是简单的打发时间取乐,可人家竟然是在寻找素材。
他还给我举了个例子,说自己有段时间看到朋友圈里一个买房的哥们经常晒自己的业绩表。
他就上网查看该地房产交易量,还通过大数据收集到当地女性买房的比例激增,
他就思考,这到底是女性独立意识的崛起还是近几年离婚率的增加导致的?
为了寻找答案,他又去自学了一些心理学的知识。
你看,同样是学习,普通人的学习就是:“原来是这样子”。
优秀者的学习是:“为什么”。
遇到问题,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你会发现你的输出在不断的倒逼着你输入。
抛出一个问题,不懂立刻去查阅资料,去请教,去思考,这样知识就被你彻底盘活了。
我自己经常生病,每次去医院排队挂号太折磨了,我就自学中医,自己给自己治疗。
一开始我抱着一本黄帝内经啃了半天,就彻底放弃了。
对我来说,这书根本不是治病,完全就是催眠。
后来,有一次半夜发高烧,想着去医院折腾,就随手翻扔在床头的医书,发现医案和自己很对症就照着用乌梅加白糖煮水喝。
结果,一个小时后竟然退烧了。
我喜出望外,赶紧捧起书,又抄录了几个方子想治疗下自己的脱发。
可折腾了好久都没效果,但我不死心,几经查阅,思考,发现自己辩证有偏差。
那一刻,我也深深的觉得自己在这门博大精深的国粹面前是那么的无知渺小。
我想这就是认真的学过之后,才会有的感受。
我常说一句话,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才是最大的愚蠢。
如果你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愚蠢,那只能说明你一直在吃老本,压根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现在,你觉得自己愚蠢吗?
关于文章您有任何想说的,都可以在评论下方畅所欲言,和广大网友一起互动.
关注青瓜说,为您解读不一样的人生百态,您的点赞,收藏,转发,评论,就是对我继续码字最大的鼓励,如果故事对您有启发,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