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附近超市买菜,两个店员在聊天,一个店员对另一个店员说:
你家老公还好,有时间顾家,带孩子玩玩。我家那个,真的是没时间,别说半年,两个月都没有(指陪大的那个儿子),我说都怪他那时没时间陪孩子,不然大的那个孩子也不会和他这么生分......
不过也不能怪他宠小的那个孩子,那个确实嘴比较甜,贴心,让他觉得很感动。有一次晚上醒来,他看小的那个踢被子,唰地就把那个厚厚的毛毯给小儿子盖上,没有看到大儿子......
我的天,我当下内心的想法就是:这什么父母呀,爸爸没错的觉悟,妈妈也有点拎不清。当时心头真的是冒出那句话:没做好当父母的准备,就不要生孩子,让孩子来世上受苦了。那个大儿子这样一听好可怜,明明是父亲的错,导致父子比较生分,最后父亲还怪大儿子不够小儿子嘴甜贴心,所以偏爱小儿子,而妈妈居然说“这也不能怪他(父亲),谁让小的那个嘴甜呢”。

虽然这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咋样我不了解,但是针对这件事,我还是有点感触不吐不快:
有了孩子,特别是两个以上的孩子,父母就不该有偏颇之心,这样会对不受宠的孩子伤害很大,很多人长大后花了很长时间,才疗愈了原生家庭带来的伤;
对受宠的孩子也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因为很多败家子就是因为家长们从小偏爱、溺爱,对他的成长过度放任,没有让他形成边界感,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也没有让他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因为一切来得太容易,往往容易滋生好吃懒做之人。

更重要的是,父母有偏爱之心的话,这样养成的兄弟感情,很难做到兄友弟恭,生两个孩子的意义何在?又不是有亿万家产要他继承。
如果我想生两个孩子,唯一的目的就是一个孩子成长太孤单,想要让ta有个伴,相亲相爱,互相理解、支持,兄友弟恭。以后即使父母不在了,他们在这个世界上仍旧可以是彼此的一个小依靠。
这世界已经有很多人因为这种原因过了一个灰色童年,希望这种事能少一些,只要父母多一点觉悟,真的能拯救很多人的童年。虽然我老爸老妈都是农村人,农民出身,但是我觉得他们养育子女的意识,真的比很多接受了九年、十二年教育的人明智N多倍。

因为童年过得很温暖,我发现自己内心永远有一团火在烧着,不会对这个世界轻易失望,不会随便说放弃。
因为我的身后有爱、有绝对的信任和支持,这种能量,只有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能够源源不断地供给。最后,我的想法就是:
如果你打算要二胎、三胎,自己先问问自己,能不能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给予不偏颇的宠爱。
孩子不是你的宠物,你喜欢就拉过来亲亲,不喜欢就不理不睬。
“养不教,父之过”,你对他的健康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是给他吃饱穿暖上学就够了的。
自勉,勉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