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这个恒古不变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变化解决问题的方式也随着变化。在古代,婆婆地位要比儿媳妇地位高很多,而如今,婆婆的地位却大不如从前,低微到还不如一位保姆。
网络上有一句话说的很对“说我们是主人,说啥都不算;说我们是客人,啥活都干;说我们是保姆,一分钱不赚”的确如此,现在家务基本都是婆婆做得多,儿子跟儿媳妇只负责吃饭、打怪,还时不时的指责婆婆做的饭不好吃,带孩子方式不对等等,殊不知,自己未来也会“媳妇熬成婆”,相互体谅,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才是上上策。
我也有婆婆,提起我的婆婆,我心里有种莫名的悲伤,不知是为自己还是为她。婆婆的身世很可怜,人也很善良,也很有心眼,我说的心眼不是坏的意思,而是很会看事,方言叫“眼事见”。
她今年七十多了,每天帮我们带一岁的儿子,虽然我也会偶尔跟老公说婆婆带娃方式不对,但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觉得有问题就指出来,改正好,更有利于孩子的生长,毕竟孩子的生长是不可逆的,一旦出现问题,后果无法挽回。但结果都不理想,慢慢的我也就认了,谁让自己没有攒够能让自己三年不上班的积蓄呢,只能怨自己不够优秀。
婆婆出生在兵荒马乱、食物匮乏的年代。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人口众多,经济落后,在加上大跃进事件,几乎每个人都吃不饱,穿不暖,甚至饿死人事件频繁发生。婆婆家原本五个孩子,就在九几年的时候,她最小的弟弟硬活生生的被饿死了,每提及此事,婆婆眼眶里都存满泪水,一种难以用文字描述的神情布满婆婆黝黑的脸庞,这种悲伤或许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因为家境,出生年代等原因养成了婆婆节俭的习惯。节俭固然是件好事,但过于节俭并非好事。婆婆就是太过于节俭,比如平时舍不得吃青菜,就一斤腌制的咸菜吃一个月,无论我们怎么说她,她都不听,觉得菜太贵,没有必要顿顿都吃青菜,一碗面条,一点小咸菜足以。这样的生活习惯让我跟她生活在一起很不开心,我是个顿顿必吃菜的主,一顿不吃青菜,我就会觉得生活似乎失去了最基本的快乐。
只要我有时间做饭,每顿都要做三四个菜,而婆婆经常说浪费,久而久之我们都在心里生闷气,我受不了她的节俭,她受不了我的“仪式感”。慢慢的,我们彼此心里都生出了埋怨。
其实我知道她的不易,我也明白她有时候是为我们好,但我们年轻人有我们年轻人的想法,她们的想法、做法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了。只希望尽自己最大所能,将这段婆媳关系很好的发展下去。
婆媳关系是每个女人都会经历的难题,有的人顺利将这难题解决掉,有的人却被这个难题困扰一辈子。无论怎样,不伤人,不伤己,和和气气的最重要,你觉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