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人们发明衣服用来遮羞,但随着时间消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衣服被用作彰显身份的东西,或者,表示谁钱多,谁穿的正品,谁身材好,等等。我们竟然就这样被自己发明的东西给奴役了。幸而,现在很多人开始摆脱自己的奴役,意识到衣服应该要舒适才行。
可是在我的生活里,一直有一个本该是工具的东西成为了我的负担。
那就是,手写的文字。
我们为什么学习文字呢?文字的发明大抵是为了文化的传播和让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吧。大家可以通过书写向世人召告自己的思想;可以通过书信寄去对远方的思念;可以通过纸笔写下你心中的寂寥。我写下文字,或是为了在旷世中寻到一个知音,告诉那人我纯诚的理想;亦或是为了往后的世代能阅到我的真迹,继而发出“吾与此人也”的长叹。文字是承载着思想的,怎能拘泥于其形式?
“字如其人。”这是绝大部分人用来规劝别人练字的话术,这对不对呢?且不细究,但粗糙、潦草的人,难道就成不了一个好人?
不过,对于学生来说,影响成绩更是致命的问题。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都被要求练字,当然,其间自然有我的问题,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也曾为此埋怨自己。但话又说回来,一个事物难以让人坚持下去,不恰好证明它的吸引力不够吗?也许有很多枯燥的东西需要我们付出时间与精力去掌握,可练字对我而言真的有意义吗?
老师总说字是我的痛点,要不然还能提好多分。而我总在想,如果需要能写漂亮字的人才,为何不单独开设一个卷面分,用于挑选这方面的高手?就像试卷上的每一道题都有自己存在的必要,做对那道题大概率已经掌握,也实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现实却是,主观题每一道都有印象分,作文更是有不好看的字难以突破多少多少分的说法,于是在不经意之间,一张不美的试卷早已不知被扣了多少分,。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在其它领域有实力的人的试卷,总是在试卷的每个题上又多拿这个题的一点分,这实在有些不公。
在要求学生练字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真相。家长老师急切地想获取一份成绩,而阅卷者过分青睐一张美丽的试卷,由此形成闭环,却无人在意是否真正有意义。也许你可以说练字能够修身养性,但好好想想,修身养性之物多之又多,怎么偏偏选这个?很多事物的优点本就是因为必须不得不做,才有人拼命寻找来安抚那些被迫的人的,倘若有别的选择,何必在无意之事上费心?对于自己相信的群体,不加分辨地听取各种要求意见,人们难免陷入另一种信息闭塞。
在人们开始思考一种东西的用途,而不是简单地凭着别人对它的解释来使用时,或许是一种别样的思想解放。
当你感到被某种事物约束,请试着想想,它是否像文字一样,本质是我们创造的工具,而不是枷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