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人说:“草生草死根还在,人生人死不再来。”
是啊,草木本无心,但也能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生生不息;人本有心却也不能自在的过一生。
思考人生生活在人世间,有活的久的,也有活的短的,也有自寻短见想不开的,更有自然灾难死于非命的。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生活,我们都曾想过长寿,但长寿也并不能时时回应,因为世事难料,无常随至。
《道德经》言: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我们首先不能失去生命,要想不失去生命就要认真的过好这一生。
我们怎样才能活得久呢?在我们的一生之中,会面临着自然灾难、甚至与人发生口角而起的争执、也许会是内心郁闷痛苦而无法释怀、会面临身体和心里的煎熬,过劳成疾等等。纵观这些生活之中的问题,或是想不开、或是没做多、或是没有智慧,大部分是我们内心出了问题才导致问题的来临。所谓心不唤物,物不至,内心的念头想法就是一种能量,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如何来面对这些问题?那就是需要去修心、也就是修行,修行不是出家避世、而是在尘世中能够如何去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心以及每一个念头。首先就是不要让自己的认知强加给别人,也就是不动念,佛家讲:如如不动,如动如不动,真正的处之泰然,安之若素。事情发生了只是发生了事情而已,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接受当下,接受了才会有智慧的生出,才会知道如何去处理面对。
一个人其次就是改变我们固有的认知,用心来感受周围的事物,换一个方式或角度来看待,比如《了凡四训》中—善有真有假的故事,有人说:“骂人、打人就是恶的,恭敬他人、以礼待人就是善的,贪爱财物而不择手段就是恶的,廉洁自律、奉公守法就是善的。”中峰禅师告诉我们说:“凡是对他人有益的就是善,凡是只对自己有益的就是恶。如果是对他人有益就算打人、骂人,也都是善;相反如果只对自己有益,即使对人恭敬、以礼待人,也都是恶。事情没有错要看它的时间、地点以及用心。在生活之中我们能够改变我们的认知就是最大的修行。
最后就是当我们能够给看到事物的本真,用清净心来看世界,一切都是美好而善良、柔软而坚定。
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当我们偷渡了时光就是贼,就是最大的“盗贼”。盗了天地之机,枉费了芳华青春。
随遇而安老子有言:“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真正的寿是世世代代被人所称颂的,那是因为他活的有价值,活出了生命本该有的样子,有意义的活着无论生命的长短都是值得被人所尊重的。
俗语有言:“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并不是我们觉得一个好人命不会太长,而是一个真正的善人君子活的再长,我们也觉得短;一个祸害小人不管活多短,也都觉得他活的太长。
长寿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美好愿望,但我们要能够明白人生的意义价值,生命的长短对于我们来说不受影响,因为心里知道我们为什么而活!
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