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去年12月份的“悦读月记”遗漏一篇,索性和今年1月凑到一起,两月合计读书六本,目录如下:
《行走的人生》/ 俞敏洪 /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 2017
《7天让你摆脱拖延症》/ 【日】佐佐木正悟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6
《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 蒋勋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18
《我在北京送快递》/ 胡安焉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2023
《这仅有一次的人生,我不想说抱歉》/ 林夏萨摩 / 新世界出版社 / 2022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毛姆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2020
《行走的人生》主要讲述俞敏洪的旅行经历、阅读心得,生活感悟和教育思考。一本个人随笔,展现人生沉淀的智慧。
事业忙碌的他始终保持阅读的习惯,每年认真阅读二三十本,泛读100多本,将阅读视作人生一大乐事,自评智商中下,勤奋却非常人所及,行走的人生也是自律的人生。
老俞说人生就是活在过程当中,不要害怕失败和艰苦,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人,过自己最想要的生活。我们更多是在忙于眼前的苟且,很少花时间去思考人生的意义。
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滋润生命的小事,收获更多的启示和感悟。这些小事可以是一部潸然泪下的电影,一片雨后灿烂的格桑花,或者是一群横穿马路的蜗牛。
云舒云卷,花开花落,伴季节一起悲喜,随岁月一起精彩。
《7天让你摆脱拖延症》
分享一些阅读时候做的笔记:
1. 化繁为简,立即行动,化整为零,逐个击破。
2. 准备工作很重要,制作待办清单,完成比完美重要。
3. 让坚持的习惯变得简单,对自己发表宣言,做到言行一致。
4. 多技巧阻断拖延:记录成功事例,减法思考舍弃低优先级,发挥主观能动性避免强制。
《蒋勋谈高更:生命的热情》
高更是《月亮和六便士》男主的人物原型,蒋勋的总结是在孤独中寻找生命的色彩。
高更的一生充满孤独和挑战,他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选择在塔希提岛上与自然为伴,与土著为伍。远离文明的生活方式看似离经叛道,但在高更看来,却是寻找真实自我的必经之路。
在塔希提岛上,高更的艺术创作达到巅峰。他的画作融入土著的生活和情感,充满原始、神秘和生命的力量。他笔下的色彩不再是简单的颜料,而是对生命的热烈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
高更和梵高曾是好朋友,常保持书信往来,他俩有过一段短时间的共事,最后却因两人性格和创作风格的差异,发生激烈的争执,最终导致梵高切下自己的耳朵。后来一个去了精神病院,一个去了南太平洋岛。
《我在北京送快递》
冲着豆瓣23年非小说类畅销书第一名,我决定一读为快。
作者通过自己在北京送快递的亲身经历,带领读者领略城市繁华背后的点滴细节,同时也揭示快递员这一职业背后不为人知的辛酸与快乐。
书中的叙述充满烟火气,写的都是日常生活里的鸡毛蒜皮。作者巧妙地将幽默元素融入文字中,整本书读起来轻松、有趣。在描述自己初次送快递时,他这样描述,“那天我骑着三轮车,带着满满的货物,感觉自己像是古代的骑士,身后背着长枪,准备踏上冒险的征程。”
书中也提到快递员在工作中遇到的种种不公与困难,如超时罚款、客户投诉等。这种事我还比较有同理心,能够理解快递小哥的辛苦。
佩服的是作者心底的写作梦,他在长时间的体力劳动之余,不放弃对写作的热爱。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作,忍受着身体的疲惫和精神的压力,完成自己的第一部作品,祖传大拇指点赞。
《这仅有一次的人生,我不想说抱歉》
我想说抱歉,读完即忘,一篇篇鸡汤文。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毛姆,最会讲故事的作家,这本是读他的第三本书籍,前两本都是小说类。
毛姆说,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毛姆又说,不管学者们对一本书的评价如何,不管他们是多么一致地对一本书盛赞,要是你对这本书不感兴趣的话,你就不必去理会这本书。
这本书的主要部分和最大的卖点,是毛姆如何毒舌点评那些大文豪及其代表作品,顺嘴八卦他们的生活。当然,他对于女性作家还算笔下留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