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一个圈子里的前辈告诉我,大家的人生比的是容量。他看我一脸懵圈,又给我提了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不可逆的是什么?我绞尽脑汁儿地在想着,他提示道,你看,东西坏了可以修,再不行还可以再买,连情感这种虚拟的事物破裂了也可以再修复,那究竟是什么消费了就再也没有了呢。他看我不做声,自顾自的给出了答案,是时间。
他说,人生就像一个长途旅行,从城市A去城市B,可以选择不同的出行方式。比如说火车,既可以选择动车,也可以选择绿皮车。但是坐动车虽然快,看不清楚窗外的景色。那么如果,你的眼睛可以被训练成快速捕捉信息的话,坐动车可以和绿皮车看到同样的风景,那么同一段时间,动车显然可以容纳更多的行程。有如人生。
那时,我还小,只是觉得前辈说的内容逻辑合理,听上去也很有道理,却并没有那样强烈的感受。因为时间对那时的我来讲,太充裕了。那是我们还可以肆意挥霍的青春。时间是可以用来睡懒觉,刷电视剧,发呆,花痴的,独独不需要高效利用。毕竟,未来是我们的,总有一天那个舞台都会属于我们。那种感觉就像,啥也不干也能拥有一个亿一样。
步入三十大关,以前追逐的动力出现断崖式消失之后,类似于生命的意义,以及我究竟希望拥有什么样的人生才变成一个思考的对象出现在自己脑海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12298/90455fccaba96706.jpg)
我开始拍照已经快两个月了。这六十天中,我尽量每天在朋友圈发九张拍自于当天生活场景的照片。最近这两天,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对我留言,问我是不是转行,或者表达照片很漂亮的强烈的情感。比如昨天晚上的那组图,我为了拍照去江边溜达,意外的发现在常出差的城市里新修的滨江公园。拍了一组很美的照片。在去做这件事情之前,我并不知道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只是为了拍,我迈开了步子,并且在不断重复的过程里,手艺精进又看到更多的风景。
我觉得人生的容量,不在于给自己刻意用眼前做不完的工作排满自己的时间。有时候给自己留上一些空挡,反而能打开另一种可能。比如说拍照。以前我很难想象自己会坚持拍照这么多天,并且会和拍照这个动作绑在一起并不违和。
我从制造美的过程里送给了他人愉悦,自己也变得对美更加敏感,同时我还发现拍出好的照片核心也在于丰富自己的见闻,美丽的风景看得多了,不停的拍,技能也提高了,自然就能出好的图。另一方面,让自己沉浸在审美这件事情里,从追求效率中跳出来,让心得到了净化。在和他人相处时,多了许多柔和,又改善了工作中的人际氛围。自己的内心也安宁了很多。这些好处,真是让我喜出望外的。
所谓人文情怀的培养,大概给人的就是这些支持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12298/928dffe7ddd2242d.jpg)
容量,除了从体验层面来看,还有一个角度也很重要。大容量意味着可以完成早期试错。人生而自带各种欲望,小时候对于好吃的,好玩的,妈妈的怀抱,都想占有。长大了,看到美丽的姑娘帅气的男生会产生冲动。人背上更多的责任以后,对于名和利会产生更加强烈的追求。这些欲望避无可避,我们始终会在生活里想尽各种办法去满足自己内心那些张嗷嗷待哺的嘴的。而这些过程尽早走完一个周期,试错成本相对低些,因为越年轻的时候,能搅动的影响越小,自然错误的代价也是有数的。在满足以后,人比较容易放下。
比如,面对利益的选择。其实面对利益时,人的内心一定会有挣扎。谁不想要占有。那些鼓吹人生而高尚的和童话故事大概没什么区别。当利益摆在眼前,占有的欲望会让人在冲动下选择通过违规达到目的。满足冲动之后,人在事后对于违规的潜在风险才会起担忧之心。下一次,再面对同样问题时,选择合规就会变得更容易了。心的成熟会更加容易能管理好冲动。
人生这个事情,难度只会随着时间不断增加。祝愿你我,都能早日百种技能加身。问题来时可以从容应对。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12298/d8105bbc36c6554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