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就是再过一遍,过一遍自己,也试着过一遍他人。
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不论是从书名到内容都带给我一种沉重的感觉。
用网易读书每天一个小时免费时间几天才读完,感觉有点压抑想要放弃,但是它还有吸引我的点让我不忍心放下。
父亲母亲、厚朴、文展……他们的故事都与“我”有过交集,“我”边写边回忆当初的点滴,在写作中彻底的解剖自我,给予其足够的尊敬和理解来书写其他的每个肉体。
大家都不知道,都不能理解为什么母亲在家里没有多少钱父亲还病得那么严重的时候非要坚持的建新房子。
这个女人像男人一样撑起这个家庭,在“我”面前又像是个害羞的小女孩儿,在“我”眼里时常像一个小孩子,还会因为一些事情在我面前哭泣,她也是脆弱的,几十年来她用她的方式守护她跟父亲的爱情,守护这个贫困的家庭。
为什么她这么执着于建房子?
也许是为了扳回父亲的面子,在外人面前抬起头来,难道脸面于她而言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也许是为了自己,也许……
很多很多我都觉得它并不是我所看到的那样的浅薄,总觉得它还有向读者传递更深层次的思想。
行动不便的父亲深知自己拖累了整个家庭,他也想要自己赶紧好起来,为此每天锻炼,他也跟自己较劲,似乎他少锻炼一天就失去了好起来的可能,尽管他最后也没能好起来。
“先是一阵安静,然后风开始打转,裹着沙尘,像在跳舞,然后,突然间,暴风雨在下午一点多,枪林弹雨一般,呼啸着到来了。我看见,路上的土地被细密地砸出一个个小洞,电视里那记者,也如愿地开始在风中嘶吼着报道。”
这一大段都用来铺垫父亲是在怎样的风雨中坚持自己的锻炼,说是坚持,他更像在跟自己赌气。
此时的他身体颤颤悠悠,像空中的小鸟,天地之间是那样的渺小,无力。
虽然需要从门诊大厅经过,一次穿过拥挤的人群,暴躁的声响和潮湿的汗味,但我享受这种人间的味道,这是人间的乐趣。
这都是令人厌恶的味道,但在“我”看来,在那压抑,死气沉沉的医院,只有这些味道才能让人感觉到一丝人气。
“我”写出来的每个人物好像都没有幸福的结局,张美丽,厚朴,文展……他们都是在一次一次的对生活妥协。
但是“物都不可避免地有阴暗的一面,想要活得轻松便要学着妥协”也很有道理。
张美丽原是善良的好人,她总是以她自认为好的方式得到同村人的一点认可,可惜这一切都无法让人理解,周边人依旧的冷言冷语,哪怕是自己的父母也各种冷嘲热讽。
厚朴一直用生命追求一种想象,却不能用谨慎的态度去处理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他不知道他不合时宜的想象是不适用于这现实世界的。
他心中的世界比任何想象都要宽广和复杂,他认为世界是没有限制和规矩的,殊不知生存现实和自我期待的差距太大,容易让人开发出不同的想象来安放自己。
他脑子里藏着另外一个世界,很多人脑子里都偷偷藏着很多个世界。
我不相信成熟能让我们所谓接受任何东西,成熟只是让我们更能自欺欺人。
成熟的界定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好像从来就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最喜欢这本书中的两段话:
我多么希望能和我珍惜的人一直一路同行,但我也明白,即使彼此错身了,我希望我们都是彼此曾经最美的风景——这也是我能想到的唯一反抗。
人各有异,这是一种幸运,一个风格迥异的人,构成了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丰富的世界。但人本质上又那么一致,这也是一种幸运,如果有心,便能通过这共通的部分,最终看见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
最近在一边看书一边写读后感,想要大批量的输入,这种东西终究还是急不来,知识需要积累,也需要时间的沉淀。
有很多的灵感没有即时的记下来,有时间的提笔时却再也没有强烈的感觉,让人写不下去。
文末还要给自己灌一波鸡汤,不管写成怎样都要坚持。
无戒90天日更挑战营第16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