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不想高效阅读?

作者: 知复 | 来源:发表于2017-12-14 19:49 被阅读7494次
多读书,读好书

高效阅读的困境

大概多数人看到标题的第一反应就是:废话,谁不想高效阅读啊?你起这么个破标题,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看官,莫要着急,依我看,很多人还真不见得想高效阅读
不信咱们就看看自己周围的人:

  • 有多少人,买了一书柜的书,全看下来的只有个位数?
  • 有多少人,嚷着一星期看一本书,甚至一个月看一本书,结果实际上一年都每看完几本呢?
  • 又有多少人,看书总是有始无终,名义上说看了不少书,其实只是看了个开头,甚至也就看了几页?

没错,很可能大多数人,都属于这三类之中的一类。笔者身边就是这种情况。
当然,你可能又要说了,那这些人至少都是想读书没读完嘛,并不是不想高效阅读。
其实,很多人只是有读书的想法,却并没有坚持付诸实施。他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

  • 我实在是挤不出时间,每天工作忙的要死
  • 我真的好好读书啦,只不过读书速度太慢啦,效率很低
  • 很多好书需要细细研读啊,我读了一两章就大致知道基本思想了,不想花过多的时间全部读完

我认为,即使你想读书,但是基于以上种种理由,并没有进行高效阅读,那么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逃避高效阅读,所以从根本上说,其实你内心并不是真正想高效阅读

什么是高效阅读

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阅读呢?
我认为,高效阅读是在追求读书速度的同时,尽可能从书中挖掘最大的收获的一种读书方法。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

  1. 读书速度尽可能快。人的时间是有限的,读书需要在能够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快,而读的快并不妨碍掌握书中精华。
  2. 尽可能吃透一本书。读一本书的最终目的是把书变成自己脑子里的货,因而我们要真正掌握书中的精华,即使我们把书扔掉也带不走已经吸收的思想和知识。

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若要追求高效的进步,就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我知道你肯定是想好好读书的,要不然不会进来看这篇文章。只不过,你也许总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无法达到高效阅读的状态。
我们不纠结这个。其实写这篇文章,我是想帮你总结一下高效阅读的方法,希望咱们都能在好的方法的指引下,能够既想好好读书,又做到高效阅读

阅读的四个层次

美国学者、教育家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阅读的四个层次”,即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

最基本的阅读,要求识字并能了解文字的意思,但也仅仅停留在了解文意的状态。

检视阅读

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文字的大意,能够概括其中心思想以及抓住其中要点。检视阅读是非常有价值的阅读方法,能够快速抓住要点,进而确认是否需要进一步阅读。同时它也是选书的有效方法。

分析阅读

也叫精读,就是通过完整阅读,将一本书内容完全消化,变成自己知识的过程。其要义在于“提要钩玄”,一方面知道这本书讲了什么,另一方面掌握作者的观点。
分析阅读的最好辅助方法是写读书笔记,边读边记笔记能够锻炼读者的思考能力,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使人的思维更具条理性、逻辑性,进而提高综合分析的能力。同时读书笔记也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方式,还可以通过“写”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读书笔记的核心目的在于精读书籍,其类型不拘一格:

  1. 摘抄型读书笔记。简单摘抄精华内容。
  2. 感悟型读书笔记。写出自己的感悟。
  3. 评注型读书笔记。对书中内容进行批注或评论。
  4. 综合型读书笔记。以上三者均有,这是最普遍也是最好的方式。

主题阅读

最高层次的阅读方式。针对同一主题,读多本书,综合提炼出一个关于这一主题的全新论断,这一论断也许在阅读过的任何一本书中都没有论述。写综述类的论文即是此类。一个人要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定要掌握主题阅读。

对于不同类型的书,阅读的方法不同。我们这里主要讨论的是高效阅读一本书,着重运用的是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两种方法。通过检视阅读确定书是否值得读以及哪部分需要重点读,然后进行分析阅读,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掌握一本书的精华。

快速阅读的一些方法

首先很多人对于快速阅读的理解是有所偏差的。
快速阅读并非一味求快,而是要建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宁肯放慢,也要保证阅读效果。
快速阅读也不等于快速记忆,人脑接受信息的速度有限,我们不应该完全依赖于大脑,而是牢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勤写读书笔记,多多积累,方是上策。
但是,快速阅读的确是有一些方法和技巧的,并且能够通过刻意训练有效提高。

快速阅读的基本要求:视读不声读

很多人阅读的时候会发出声音,或者嘴上不发声,却在心里默默地把文字念出来。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
原因有二:

  1. 一般人语速比视读速度要慢;
  2. 声音会对阅读者造成干扰,影响阅读效果。
    人的眼睛跳动速度远远快于语速,采用视读而非声读的方式,能够大大提高阅读速度的极限
    另外必须补充的是:我从得到某一篇文章中看到,不同人对于文字信息的处理方式不同,有一类人是听觉型的,也就是更善于通过语音理解意思。也许这类人更适合声读。

视读的技巧

人在默读的时候,还很容易走神,因为缺乏持续有效的刺激。这时提高阅读速度就更为重要。练习提高视读速度的一种有效方式是用笔快速滑动,牵引视线快速移动,可以带动训练视读速度的提高。长期练习后,阅读速度甚至可以提高3倍以上。
视读的时候,绝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而是一小段字一小段字的看,视线的焦点落在每一行的关键词语或短语上。熟练之后,甚至可以每次视野扩展到相邻的好几行。

快速理解更重要

追求快速阅读而不求甚解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快速理解相比于快速阅读更为重要。
快速理解书中内容的最好方法就是提问。我们可以在阅读时问自己这样两个问题:

  • 具体讲了什么?
  • 主旨是什么?

通过在脑子中建立这样的问题意识,就能够在快速阅读时达成更好的理解。
而真正检验自己是否理解的方式是复述,如果在读完后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大意,那说明理解到位了。

高效阅读的另一秘诀:以写带读

杜甫有一句诗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与写作是一对分不开的兄弟。我们可以认为读是输入,写是输出。输入足输出才足,反过来多输出也会带动多输入
很多人抱怨自己写作水平不行,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练得太少,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他读书太少。
我们在这里不花时间讨论如何提高写作水平,而是讨论一下如何通过多写促进高效阅读

读书笔记

我现在正在形成一个习惯,碰到好的音频或书籍,一边听或看,一遍打字敲下要点,作为读书笔记。这是最简单的以写带读了。之所以多花点功夫手敲一遍,是因为如果只是听或者看,很容易走神,抓不住要点,而同时记下要点则帮助我强化了记忆。如果能够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记下来,就更锻炼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了。
这是最简单的读书笔记,更专业的笔记还可以包含自己的感受、思考等。读书笔记的形式有很多,还可以有绘制思维导图、撰写书评等。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语言将书中的精华总结提炼出来,达到了读懂书的目的,同时自己的笔记又便于积累
所以,读书笔记是极好的以写带读的好方法。我们后面在讲万维钢的读书笔记法中有详细将如何做专业的读书笔记,这里不做展开介绍。

书评

如果你敢就一本书写书评,那很可能你真的读懂了一本书。写书评,前提是你掌握了这本书的核心要点。而在具体评价的时候,又一定要举书中的例子和细节,那么也就意味着书中的亮点也尽在掌握。所以,掌握一本书的更好方法也许是写书评。
当然不见得每本书都要写书评,也没那个必要。书读得多了,你会发现不同书之间是有联系的,可能在某个观点上有相同或不同,也可能讨论的视角不同。这时候对这些观点来个综合分析,就相当于把不同书中的精华整理成更精华的内容,从而形成了更有针对性甚至更有价值的信息。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其实我这篇文章就是干了这么件事情

以写带读:持续的输出带动源源不断的输入

最近感觉写东西变快了,也有东西写了。我想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最近一段时间坚持写作,二是读书时记了不少读书笔记。
由于持续的输出,我常常也会发现自己对素材的需求持续升高。因而在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时,我会主动找来相关的内容进行阅读,有时来源于不同的材料。要不然,脑子里没货,怎么写东西呀?
持续的输出带动源源不断的输入,相信我,如果你想要高效阅读,那就坚持写作吧。写下你的生活感悟,写下你读到的每一个有价值的点子与净化,写下你从读书中激发出对某事物的看法灵感。
当输入输出形成高效的水流时,你的读写能力,乃至理解、分析、思考能力,都将得到高效的提高。

万维钢老师提倡的“强力研读”法

万维钢老师曾经是一个物理学家,后来他发现自己更大的兴趣在于写作,于是辞职成为一名专职作家。他写了很多好书,包括《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智识分子》等。去年开始他在得到开设了“精英日课”专栏,订阅量超过10万,现在又开了第二季。
他是一个读书非常高效的人,其中英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都非常惊人,尤其擅长将英文书籍用最快的速度抽取精华写成中文,很多人都非常佩服他高效阅读的能力。
万老师所讲的“强力研读”法,是基于《如何阅读一本书》所提出的。强力研读的具体概念是:

追求阅读的深度和效率,力图能在一本书中挖掘到最大限度的收获。

举个特别通俗的例子,就好像小偷偷人家里的东西,把除了厨房水槽之外的所有东西都偷走了,几乎干干净净……
强力研读有三个特点,跟“刻意练习”一致:

  1. 不好玩。因为追求对书的融会贯通,需要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全神贯注的进行阅读,因而非常累。
  2. 用时很少。因为强力阅读很累,没有人能够长时间坚持那样的强度,因而我们需要把经历充沛不受打扰的时间留给强力研读。
  3. 不追求快。单纯追求快而进行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是舍本逐末的方法,对于“学习区”内的书我们要进行充分研读,彻底吸收其精华。

一本书要读两遍,而且只读两遍

好书读一遍无法掌握精要,反过来说读一遍就能掌握的书不值得强力研读。如果不是学术经典著作,一般读两遍也就够了。而且最有效率的是读完一遍马上读第二遍。

  • 第一遍是正常通读。通读的时候只要正常速度欣赏即可,也不需要太追求读的快。
  • 第二遍是认真研读。读的时候要做读书笔记,笔记要精,还可以记自己的感想和评论等。

第一遍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是为了跳出来。

怎样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要达到能够取代原书的水平,也就是说,书扔了,只留下读书笔记,你并没有任何损失。
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1. 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这是从厚变薄的过程,相当于把具体的山川景色变成抽象的地图,只抽取了其中的脉络精华。但是一定不要抄原文,要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2. 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脉络之外的一些故事或细节也可能是亮点,这些可以单独抽取出来,作为自己的素材。
  3. 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高水平的人读完书之后记满了批注,内容可以是自己的理解、对作者的质疑或肯定,甚至是由这段文字产生的灵感。这些新的灵感稍纵即逝,一定要及时积累起来,它们甚至可能比原书更重要。
  4. 发现这本书与之前所读书的联系。不同书之间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可能相互佐证,也可能相互冲突,或者反映了不同事物的两个侧面。联系是产生新思想的重要源泉。

你读的书多了之后,会发现不同的书对于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结论,而这时由于你已经纵观全局,有了自己成熟的思考,能够知道那个对那个错了。这时候怎么办呢?你就可以写书或文章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了!
笔记是对一本书书最好的尊重。读书笔记既可以自己看,也可以分享给别人,关键是get到书中精华。
另外,万老师还建议用evernote整理读书笔记
我倒是建议:你还可以把写的读书笔记发到简书上,正好以写带读,发出来又能够帮助别人,岂不是一举两得?

新时代的阅读方式:听书

其实听书倒也不是什么新词,古代就有说书的,二十年前单田芳说书也是火的不行,这是听众用耳朵读书的一种方式。
但是今天的听书不太一样
比如说喜马拉雅、得到等很多APP,都提供听书服务,通常是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由专业的朗读师读出来,供用户空闲时间听。得到还推出了每天听本书服务,将每本书拆成精华,录成音频大约半小时,付费提供用户使用,你别说,用户订阅量非常高,我自己也订阅了。
我认为,这是新时代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典型产物。新时代人们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更难找到整块的时间读书,因而利用碎片化时间是特别经济的手段。由于听书对环境的要求更低,我们在进行开车、散步、爬山等不费脑的活动时,就可以同时听书,这充分利用了碎片化时间
那些嚷着没时间读书的朋友们,我倒是建议你们下载个这样的APP,利用空闲时间每天听听书,说不定真的把碎片化时间有效利用起来了呢。


007写作不出局第4篇
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营 第6篇

相关文章

  • 你想不想高效阅读?

    高效阅读的困境 大概多数人看到标题的第一反应就是:废话,谁不想高效阅读啊?你起这么个破标题,是不是脑子进水了?看官...

  • 这也许是最不靠谱的提升阅读速度的建议

    你想不想每年可以读完100、200甚至1000本书? 你想不想成为别人眼中阅读速度快到离谱的超级达人? 你想不想通...

  • 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作家养成手册

    你想不想写小说? 你想不想自己写出来的小说深受读者喜爱? 你想成为职业小说家吗? …… 如果想,那么不妨阅读大泽在...

  • 2022-01-22

    高效学习的生理机制 1、 更高效的阅读 当你带着一个问题去阅读的时候,比如说,当你想要解决一个问题,比如说你最近心...

  • 汉字可以多有趣!!!

    你,想他不想? 你想;他不想。 你想他?不想!

  • 高效阅读的心法

    一、什么是高效阅读? 二、高效读书的必备条件。 三、进入高效状态的方法。 一、什么是高效阅读?高效阅读是从文字、读...

  • 阅读营第一次作业

    高效阅读营 【1】是什么促使你想要参加阅读集训营的呢,请写出你的3个目标吧~ 【2】在阅读的过程中你是否也会遇到阅...

  • 如何培养学生课堂上的5G学习素养一一高效阅读、高效思考、高效倾听

    [红顺视点]:如何培养学生课堂上的5G学习素养一一高效阅读、高效思考、高效倾听、高效表达、高效记忆 高效阅读、高效...

  • 【盏读书会】高效阅读营Day3

    今天是我加入【盏读书会高效阅读训练营1期】的第3天 【今天阅读】:《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今天输出】:第一二章 ...

  • 2018-02-28

    阅读大卡第148天,今天听了,大脚丫学芭蕾,云朵上课,你想不想吃蛋炒饭。

网友评论

  • 奇妙的米粒:(⊙o⊙)哇,说到我的痛处,一篇好文:fist:
    知复:@七粒子 :relaxed:
  • 瑭璐先生:还有就是在读一本书的时候比如目送,有些并不是自己这个年龄所能体会,就很纠结,想能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所有东西
  • 杨熊猫Yang:用赞赏,表达我的喜欢!
    知复:@杨熊猫Yang 谢谢鼓励!一起多输出好文
  • 三轮老皮:第666个,666
    知复:谢谢你,希望你读书更加666
  • 英语修炼计划:《如何阅读一本书》
  • 远见为识:我还没看完,不过义无反顾地挺你
    知复:@沈鑫松007er3619践行 :smile: :smiley:
  • 依泉:写得好!我在写连载小说!请多指点!:apple::pray:
    知复:谈不上哈,可以发简信互相欣赏
  • zhanggongzi:真是太赞了
  • 语非年:我在有书共读APP读了不少书😂😂🤗🤗
  • 奋之: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读书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命运取决你我,你我皆要奋之!
  • 李杜桥:这几个阅读层次咋那么熟悉呢?
    李杜桥:@知复 我就是这个意思:joy:
    知复:@李杜桥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内容
  • 职业抬棺团队:好书读一辈子,比如红楼梦
    知复:红楼梦非常好!
  • 狙击手_ee4e:受益匪浅,谢谢作者!
  • 谷谷U:😄😄喜欢喜马拉雅App,
    知复:嗯嗯,我用得到更多一些
  • 漠黎烟火:我不想高效阅读,当我去看一本书,我都搞不懂是我在理解它呢,还是它在理解我。所以我想慢下来阅读,我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飞速运转的时代里,只有阅读的时候我才可以慢下来,才可以不要求什么高效。😬
    知复:@漠黎烟火 高效阅读其实不等于快速阅读,关键是吸收哈
  • 四皮儿:没有用可操作性。说了半天都是道理性的,原理太性的。都是废话。如果他是老师,那真的误入子弟啊!
    e27c3d76e406:@四皮儿 你懂个 pi ,让你去思考,你思考了吗,让你去写读书笔记,你写了吗,这些不是实践是什么东西,真怀疑你这脑 子,连作者主题都看不到就无脑喷,
    知复:其实快速阅读是有一些可操作性的方法的,推荐看看《快速阅读》这本书。
    知复:@四皮儿 可操作性的,看官就一定会去做吗?关键在于实践呀!
  • 大周同学666:我要好好看看标题党的文章😆😆
  • 寂静新世界:对我这个初级阅读者很实用,慢慢养成阅读的习惯。现在天天花大量时间看朋友圈,很少看书,必须得调整这样的状况!有好书,求大家介绍!!!
    知复:朋友圈的软文,读多了真的没意思。。。
    学渣8:@寂静新世界 托?
  • 心缘育儿:很实用
  • e5a0904a326a:是不是说读书非得读出点用处来呢?如果我很欣赏一本书,慢慢的品味,虽然也没明白啥!😂
    知复:@巴土吉里卡巴 我这篇文主要针对的是要研读的书哈。欣赏也可以的,只不过更深入的阅读就要去分析去研读
  • Coffee_:非常有用,收藏了。我读书喜欢划线,笔记也是多记录原文。看来要多用自己的文字语言去总结表达,进步才会快一些😀。
    知复:@咖啡豆_6da3 最好用自己的语言哦
  • 安不离兮:您写得很好,都是干货。几年前读过艾勒特后,也开始在书中写自己的感受,同时也记读书笔记和感悟,效果很不错。
    我认为,掌握再多的理论不去践行,就跟你从小到大听着好好学习的道理,依然成绩很差一样,没用的,在知道与做到之间最关键的是自己。不然,即便是艾勒特大师亲自教你,你也未必能成才。:smile::smile::smile:
    知复:@我是射鸡湿 严重同意,关键是践行!
  • 小太阳lzz: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啊😂
  • 新其谦:我需要低效阅读
    知复:你说的是低速阅读吧,我这里强调的高效首要的是效果,其次才是速度哈
  • 修道院羔羊:我看书的时候没想太多啊
  • 沐星之星星:里面的内容有些我是碰见,读过的,但是对当时没有感觉,然后再次重复看了,有一些的感觉,比如说主题阅读,先写再复述,读的书多了,也有了理解,也有输出,才会有了源源不断的输入。对我也是一种启发,受用,😇
    知复:我现在的做法就是输出带动输入~
  • ae1ba7c2c7c6:道理都懂靠意志力了
    知复:一定要实践才行!多写读书笔记吧!
  • 浮灬世:我看完了,因为你是男的!🤓
    知复:@尘世虚空 额,你咋知道:blush:
  • 雨夜梅子:写得真好!收藏了:+1::+1::+1:
  • logpaf:所谓高效阅读,就是“快速吃饱”,可偏偏很多美食不是为了吃饱的,更别提狼吞虎咽了
    知复:@纳瓦谢利采夫 其实都重要,你说的可能更重要
    logpaf:@知复 是滴:smile:不过对于需要快速吃饱的,窃以为不是吃饭的姿势,而是饿不饿:sunglasses::sunglasses::sunglasses:
    知复:此文的方法主要针对于需要研读的书,不一定适合所有书哈。另外我所说的高效阅读并不是快速阅读,更强调阅读效果。
  • 心情控的L小姐:阅读文章的时候,正在等待参加第一次阅读马拉松活动,加油,好好看书
    知复:加油@!
  • 帝天宇:写的非常棒,虽然里边的道理都知道过了
  • 过客love:我觉的写这个没有任何的意义。读书就行,读完有个总结不管学的多学的少,只要有学到的东西就没有问题。我也不知道这个浏览量是怎么回事。
    过客love:@知复 支持
    知复:@过客love 各有所爱,没关系的,您可能认为是鸡汤,只要对一部分人有用就行。
  • 东雨夏晨:你的排版特别用心,内容学习了,很棒。
    知复:@东雨夏晨 :smiley::smiley:
  • 傲然无双:因为我今年主题阅读的就是阅读方法类书籍,所以这些内容全都看过。作者看来应该是和我一样也读过不少阅读法之类的书。
    傲然无双:@知复 很好很好,我也经常做这样的事情
    知复:是的,我只不过是把这些书籍的精华放在了一起
  • 146a4ab636f1:👏👏👏👏
  • cba5ee8e35e6:厉害了!
  • 沐玉声声:给我感觉有新的收获。
    知复:那就没白写,呵呵
  • 瑭璐先生:边读边写笔记会不会打断读书节奏
    知复:建议第一遍通读,第二遍再记读书笔记哦!
    fdf5ae707fa0:我就是一心不能两用的人
    傲然无双:@瑭璐先生 会!还是全读完写记住的重点。不过边读边画边思考是要得的。
  • 镜中燃灯:是真干……
  • 标子_adbb:我就是那个买了一柜子的书,一年也没看完一本的人。:sweat:
    知复:笔者曾经也这样,现在好了点:smile:
    傲然无双:@标子_adbb 囤书爱好者:smile:
  • Pearl绍群群:我现在应该是在分析阅读的阶段
  • 始终在路上:总结归纳的很好!
  • dee4aec5323f:获得了一些方法论,点赞~
  • 追光一星:多输出会带动多输入?这点我不明白。
    追光一星:@知复 我试试,但总感觉没时间😭🙃
    知复:就是你多写多表达,一方面把自己读到的东西理的更顺了,另一方面时间长了之后就感觉需要读书,要不然肚子里没水。。
  • 77ffb2f5952b:感谢你辛苦的写成这篇文章,不论长短,哪怕帮助了一个人解决了阅读无法提高、吸收的问题,也是值得。再次谢谢你!
    知复:@zhanggongzi 谢谢亲!!
    zhanggongzi:值得支持
    知复:@流水轻似梦 也谢谢你的支持!
  • 就_61cf:牛逼的方法总结
  • 追光一星:哎呀,我连这篇文章都看不下去,心里太浮躁了😭😭
    知复:有点长。。可以快速阅读标题哦,心里有点印象
  • 追光一星:第一个图,好好看😇
  • 江南三月湖:写书评是个好方向
    知复:@江南三月湖 我也觉得!
  • 三千墨M:谢谢你的干货,很实用
  • 青梅3煮酒:你这篇文章最高效的阅读方式就是只看标题,收藏,下次读书前祥读
    知复:@青梅lai煮酒 嗯,确实有点长了,5000字,写的时候没搂住。。。
  • ed010df20317:是原创吗😊我都怀疑是你哪里搬来的,哈😄 太牛了,学霸就是学霸,几个小时写这么一大篇,我得花几个三小时才能记住。转走,慢慢读
    言吾悦:@知复 在自我学习之后意愿分享出来的行动就很赞
    知复:@言吾悦 @言吾悦 确实是糅合了很多文章的内容放在一起了哈
    言吾悦:肯定是学习并深度应用了,关于如何高效阅读是有很多方法论的书籍的。作者无私奉献,很赞
  • 魔女晓月:好专业,很多列举的问题我都存在。实用简单易行
  • 疏雨梧桐20:这个必须点赞
  • 王家胖丫头:吼吼,我捡到宝喽,最近要啃一部大部头的英文经典,自己想想都头疼,现在看到了你的文章简直是天助我也,哦,不不不,是知复兄助我也,回去马上试试。
    你说的“怎样做读书笔记”这段深得我心,我读书不敢多想,不敢做批注,最怕自己胡思乱想污染了作者的思想和逻辑,所以记录的笔记完全是抄原文,根本不能融合之前学过的知识,自己的读书收获自然就不大。现在听了你这套读书心得,等于如虎添翼,哈哈哈,回去自由的读书喽。:smiley: :+1:
    zhanggongzi:@知复 确实厉害
    知复:我从几个专家那里学到的经验都是记读书笔记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原文的意思。但是你这个英文嘛,咱就没经验了。能看英文大部头,厉害啊兄弟。
  • ed010df20317:欠揍的节奏!
    知复:写了3个半小时,终于写完了。。。

本文标题:你想不想高效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ll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