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明白人与人之间应该去倾听别人,但很少能用到正确的倾听方式。我们的父母甚至曾父母他们没有学习过,只是用他们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去对下一代。举个栗子:
一位妈妈带孩子打防疫针,姥姥也陪着。进入接种室,妈妈就把孩子的腿夹住,这是孩子突然大哭起来:我不要打针,好疼啊,我还没有准备好。这时姥姥也上前帮助妈妈按住孩子。两个人还一边说:“不疼,不疼,一会就好。”“快点打完,回家让你看一节你最喜欢的电视”“你是男子汉,男子汉不能哭”“你再哭,以后就不让你吃蛋糕了” 两分钟过去了,孩子的情绪没有缓和,依然哭喊,这时姥姥就抬手在孩子的屁股上打两巴掌,孩子顿了一下,反抗的更厉害了。
这是我们非常常见的有孩子家庭中的一幕,妈妈和姥姥的话那么耳熟,乍一听是没有什么毛病的,而这些话恰恰是亲子间的障碍。比如:“你是男子汉,男子汉不怕疼”这句话孩子听起来可能就是下面的意思:
1、你认为我的身体感觉是错的
2、你认为我不勇敢,不配当男孩
3、你认为我在做错事
4、你不相信我能忍耐打针的疼
这类回答即包含了对孩子的不接纳、不认可、职责和批评。否认孩子的身体感受和情绪。
亲子障碍在书中有十二中,分别是:
1、命令、指挥、控制
“不许哭”
2、警告、训诫、威胁
“在哭就不给你蛋糕吃
3、规劝、说教、布道
“你是男子汉,男子汉不怕疼”
4、建议、给出解决方案
“你把头扭过去,不看就不疼了”
5、说服、教育、进行逻辑辩论
“有什么哭的呢,一下就过去了”
6、评论、批评和责备
“你都多大了,有什么好苦的,丢人不”
7、赞扬、表示赞同
“我家宝贝最勇敢了,打针不会哭的”
8、归类、羞辱
“你看小朋友都笑你呢,笑你胆小鬼”
9、解释、分析、诊断
“又不是没有打过针,丢死人了”
10、安慰、同情、安抚
“不疼,一点都不疼”
11、调查、质问、审问
“你为什么哭?多疼啊?”
12、回避、分散注意力、开玩笑、转移话题
“快点打完回家看动画片了”
这些障碍让我们感到困惑,这明明就是我们的成长环境和已经接近自动化的沟通模式。父母们接受一个观念:如果你接纳孩子的现状,他就会保持现状;因此,你想帮助孩子变成一个更有出息的人,诀窍就是告诉孩子那些行为是你不能接受的。可当你总说孩子很不好时,孩子真的可能变成坏的那个人;越催促孩子,孩子就越慢。。。。。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多情况下他们希望得到大人的帮助。P.E.T认为,如果父母希望拉近与孩子的距离,真正的有效的帮助孩子成长,就不得不接受一个过程,那就是先忘掉孩子原来带有破坏兴的沟通模式。然后学会使用接纳性的语言。
首先无论对方什么状态,我们应该表示接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