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段时间,中国的女同胞们最希望听到的话应该就是:“有你的快递。”了吧。如果近期你女朋友或老婆需要安慰,请记住以上这句话,洋气一点的,也可以英文发音:“You need cry dear”,效果是一样一样的。
说到买买买这件事,我常常碰到的情况是这样的:东西买来后,发现买家秀和卖家秀确实效果不一样,但是如果东西还算凑活,即使卖家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我还是不会去退。一是嫌麻烦,二是退来退去可能还收我一次退货快递费,即使几块钱,我也不舍得。
研究了些消费者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其中讲到一个心理状态:“损失厌恶”。这个概念能很好的解释以上现象。
02
“损失厌恶”是指失去某种东西的感觉要比得到更加强烈,即人们对损失更加敏感的心理底层状态。
说到损失厌恶,我们常常能听到的案例是:
一位老人想赶走来公共草地玩耍的小孩子们,一开始给他们每人10块钱,后来给5块钱,最后只给一块钱,小孩子们虽然能拿到1块钱,但是失去9块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拿到10块钱的快乐,于是小孩子们再也不来草地玩耍了。
图来自网络03
这个心理状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应用的场景非常多:
场景一:以旧换新
当你想销售一个商品给顾客,顾客也非常喜欢,但是因为他家里已经有类似的东西,觉得丢掉太可惜,于是他可能就决定不买了,因为失去使用目前东西的感受要强于使用新产品。
特别是像电器,沙发等较大物件。这个时候如果有以旧换新的活动,旧产品抵值XX钱,比你直接给顾客打折更有诱惑力。
场景二:抵扣券
记得国庆节时候,必胜客搞了个活动,消费满200返200元券(4张50元券),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参加满额使用抵扣券的活动,后来为了使用这几张券,我还真去吃了好几次,就是不想“损失”这个所谓的优惠的心理在作祟。套路,都是套路。
场景三:交定金
一些培训机构,总是会采用这样的策略:给你一定的优惠,然后要交500元左右的押金,否则没有优惠,如果后期反悔,定金不退还。你可能会因为不想失去交的500元的押金而最终决定购买了这个课程;
租房子也一样,看中了房子,但是当下现金不够,同时也想拖到次日再做决定,对方肯定让你先交定金,你可能次日考虑后觉得还是有不满意的地方,但是却会因为交了定金就勉强租了那套房子。
图片来自网络场景四:满XX免运费/X天无理由退换货
你本来不想买99元的东西,但是京东满99元才免运费,你又不想多出这5块钱的运费,于是硬生生凑足了99元;
Zara可以30天无理由退换货,只要不影响二次销售,价签完整。那有人会说:“先买件礼服穿穿,然后不拆价签,穿1个月后去店里退,那不是赚了吗?”
但实际情况是,如果你买了那件衣服,在没有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就会因为不想失去这件衣服,而选择不去退。所以商家能推出一些看似优惠的政策,背后已经考虑到这些政策的可控性了。
场景五:打麻将
以前老妈打麻将的时候,会有这样一个规律:如果当天赢钱了,接下来的几天会天天去,直到开始输钱,如果连续输了3天,就隔一段时间等“转运”了再去。
其实要是一算账,一段时间内可能赢的比输的钱要稍微多一点。但是老妈对输钱就是特别敏感。估计这也是存在打麻将“三缺一”的核心原因吧。
场景六:选照片
你带孩子去工作室拍了3套艺术照,套餐内选15张,当你去选照片的时候,工作人员会在屏幕上给你一张一张播放拍摄的100张照片,然后让你做排除法,不要的就从那个文件夹删掉。
这个时候你就纠结了,看着自家孩子每张照片都觉得可爱,都想要洗出来。这种方式也是在强化你的损失厌恶心理,如果反过来,让你一张一张加,估计工作室也就关门了。
04
损失厌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很多现象,比如为什么很多企业转型那么困难?一大原因就是要砍掉很多既得利益,群体性损失厌恶被激发。再比如为什么“断舍离”时总是需要巨大的决心。
人在做决策时很多情况下是非理性的,在商业世界中,作为商家,可以考虑如何运用“损失厌恶”来做市场策略;而作为消费者,如何帮助自己规避实际损失,做理性决策是我们要去思考的问题。
END
我是鸿小尤
追求人生的厚度、深度和温度,与你一起践行成为更好的自己。
个人成长、职场干货、投资理财、语言学习、旅游分享,一个都不能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