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来就是生而有之的,儿童都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儿童快乐很直接,也容易专注,也容易幸福。渐渐我们接受世俗教化后就失去了这些能力,我们看梅花非要想它傲雪的风骨,看见竹非要给予虚心的品质,这些都不是这些事物的品格,是人需要用它来教化人。欣赏梅的妖娆,品竹笋的香味也许更贴近我们的感官。也不是说教化不好,而是教化多了,人失去了本身感知的能力,会觉得空虚。现在孩子接触自然少,和人交流相处机会少就会产生虚无感,觉得生命无意义。是因为感官感受不够丰盈,这个具体得心理学原理的理论我还不太知道,不过大致可能是这么回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