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十月,天气清爽渐凉。
迎着渐渐走近的西北风,从青岛向北出发。
两百多公里,三小时的高速。一路上秋景黄绿。玉米成堆,花生满地。更有那连成片的苹果园林……收获的季节里,煞是惬意。
肃穆的山门牌坊下,映入眼帘的是向往的昆俞山七十二峰。绵延两翼延伸着,让我想起了传说中的昆仑……
圣经山是其一隅。也是我这次的目的地。千百年前,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在此开宗立派,尊老子为圣贤,纳七子以传道。方圆近8平方公里的古迹境内,传说中的天然老子像、世上最大的道教摩崖石刻《道德经》全文、宋元时期的众多古迹遗址……无一不再牵扯着我的心神。
圣人与圣经同时出现在这里,神秘莫测,似有天意,玄之又玄,故名“圣经山”。
北魏大史学家崔鸿在《十六国春秋》里称昆嵛山为“海上仙山之祖”。海上有仙山:蓬莱、瀛洲、方丈,仙山之祖在昆嵛,昆嵛之精圣经山。
圣经山•山门牌坊 全真教东华宫 天然老子圣人像东华宫,是此行的开始。相传王重阳云游至此,于东华宫驻足收徒。之后,全真七子分赴各地传道授徒。尤数长春子丘处机。他创全真龙门一脉。并以74岁高龄,自昆嵛山西行三万五千里,在今天的阿富汗与成吉思汗会面,劝导成吉思汗“清心寡欲,敬天爱民”,成就了“一言止杀”的丰功伟绩。被成吉思汗尊为“神仙”,拜为国师,掌管天下宗教,为全真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浩浩广宇•巍巍远山 宋元遗梦•古刹钟鸣广宇门庭,一草一木皆空灵。
道家的宁静闲散,在老子像的背影下充斥着东华宫内的每棵树,每扇门,每处角落……
一时间,宫商角徵羽堂前漫舞,忠义礼智信胸中荡漾。长袖翩翩忆初唐,为之荡气回肠!
东华宫•门庭 大元朝牌楼遗址穿过三官、五祖众多院落,拾级而上奔后山。向着老君庙的方向,在没有明路的山丛中缓步登高。心念着李太白的《揭老君庙》:
“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沉。
独伤千载后,空余松柏林。”
东华洞原址东华洞前,千百年的人迹无踪,徒留斑斑。
全真教元代古钟 半山兰亭 一眼千年暮然回首,茅舍疏篱,山脉绵延,尽收眼底。
沧石古迹 无染圣境 道德之德迂回穿行中,驻足于重阳真人修行的《朝阳洞》前。石迹斑驳,苍寂无染。
无意识的,遂坐于先人之位。极目远眺,一束光穿越千年笼在身上。
朝阳洞•打坐石【修为成仙在于求,悟为明性在于知】
道家的无为,瞬间贯穿于意识中。
千年天沟 70度登山陡阶歇息片刻,再指崖顶。山势陡然险峻。天然石裂形成的断石天沟直逼眼前!横空巨岩仿佛随时都会扑下……惶惶然,一口气翻上70度陡坡的危险天路。
《老君庙》再抬头,石料砌成的【老君庙】到了。绕塔远眺间,终于拿下了这一峰。看看时辰,已经两个多小时过去了。
五祖殿前银杏树成双 随缘道家“白果”下此峰再奔主峰极顶而去。路过五祖殿,恰恰无人。顽童心起,击落银杏几堆。恐被责~慌忙打扫现场离去……心里不免想着回家后怎么炖一锅上好的(银杏白粥)。
山路崎岖 隐士陋居 山路苍翠崎岖第二峰直通极顶。据说是近1000米的海拔高度。山路愈发崎岖,几乎没了明显的道路痕迹。这更是牵动了我们的探古问道之心。
一路走来,看隐士们的陋居,见众仙坟的诡异……眼看要迷路的样子了,突现一条笔直的台阶指引。阶下一石碑写着《好汉坡》。抬眼看上去,有小半个泰山十八盘那么长吧。几百级台阶在这个时候还是有些挑战的。于是,调匀呼吸,三鼓作气!终于拿下!也是有些感叹“岁月不饶人”呐。
天然石刻《道德经》全本 众仙坟 主峰摩崖石刻 山林隐真经站起身,回首间——隐隐在林路间的建筑仿佛告诉我:此行要眼见为实的东西来啦!
果然,偌大的天然巨石上,全本《道德经》摩崖石刻展现在面前,大到仿佛一眼容纳不下似的。摩娑中,我的心再次不由自主的融化了。
从古至今,到底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还是都无所谓呢?
昆俞山极顶几个时辰的攀爬起落,日已西沉。才发现:登顶了,接下来的路自然就是下山了。见到真经了,剩下的,都归自然。
忽发奇想:
【世间有此圣经山,修行何必问终南?】
【悟道休言天命,修行不取真经。】
世间事,莫不如是。
长春子题诗 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
何为道?事物规律~自然法则。
亲近着老子,心怀着道家。我来了,又走了。装载着满满,又似是空空,
不虚此行。不虚,不虚。这一处仙山,洗涤了我对当下“景点”的成见。原来,世间真的有净土。或许,就在你我的心里。
———— 撰稿:杨超
摄影:孙岩
出品:青岛行旅文化发展公司
【记于2019年10月20日•子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