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明的老奶奶说要买电视。
小明的奶奶就在家里开始在那里说了,买个小的算了,三百块钱。也别让她(老奶奶) 去,她去了肯定听人家说那个好就买了。不说像别的老人俭省一点!原话
呵呵
小明妈妈暗想,你又不掏钱,操的心可真多。。。
本来就容易有矛盾,什么事还想自己做主。
后来,问题果然来了。
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小明奶奶就开始忆苦,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说老早之前自己如何如何的受气,有什么办法。这一套百用不厌。
可是旁人听多了,不免觉得乏味无趣。
在小明妈妈看来,要么是你没把事情办好,说你不多,要么怪你那张嘴,有什么事,别人还没怎么的,就听你在那里大呼小叫了。
你自己的孩子事情没办好,不说开导以后怎么做更好,就说自己如何如何受气,有什么用呢。孩子本来就要从小好好的教育,捡了便宜就开心,不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埋下的祸根,自己早晚要承受。
同样的事你自己做了就没事,别人做了就叨叨个没完。
锅盖放的不是地方,饺子摆的方向不对。昨天上午小明奶奶给十块钱,让小明妈妈去调凉菜,其实她不给这钱让去也会去的。可是小明奶奶居然把钱扔地上,你给乞丐捐款呢,大款!
对人起码的礼貌尊重,你不懂吗?当然了,你确实会说自己不懂。你理亏时,经常依这样稀里糊涂的方式蒙混过关。只不过看你是长辈,无伤大雅的事,不给你计较罢了。
下午孩子醒了,看到小明奶奶哭,居然说小明妈妈进屋了孩子才哭,说小明妈妈不进来还没事。明明孩子睡觉了,你有事没事的一会儿来三趟,说话还大声,吃了屋里的柿子,让你拿走吃,还不。说小明老奶奶给你们的,我拿走了她知道了还不吵吵。
呵呵~
小明奶奶一会儿一趟一会儿一趟,把孩子吵醒了,却埋怨小明妈妈进屋。孩子醒了,孩子哭没声音,小明妈妈上厕所,听见孩子哭就赶紧回来了,当别人是聋子?
孩子醒了一般不哭,哥哥在屋里他更不会哭。
本来自己哄不好,还懒起别人了,你怨的着吗?搞笑!
大的五岁,小的快两周。你自己摸摸良心,正经领过哪个孩子半天一晌的,忙的时候不说了。闲的时候不是没空,有空打个麻将,跟人拉拉闲话。还说自己不会哄孩子。
不想会的,永远学不会。等你想会的时候估计就会了。我也不着急。
当然了,也没想着让你带。管好自己孩子不错了。
孩子将来能不能成事,那都是后话。起码得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三观。
不能说捡了便宜就沾沾自喜,受了委屈就懒别人做的不好。自己做不好,还不学习别人怎么干,还不听别人善意的劝。
原生家庭的影响真的是深远,在你的孩子三十岁左右,渐显山水。
为什么提到三十岁?因为到了这个年纪,他基本要面对家庭,面对社会。处理各种人物关系。比如家人,比如邻里,比如同事。
找到合理的方式,才能和平相处。
三十岁了,一有什么事情。第一反应不是如何想办法应对解决处理,而是拿起电话,我问问我妈!你觉得他的思想成熟吗?人格健全吗?这正常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所以呢,养孩子非一朝一夕的事。基础打好,目前苦点,以后省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