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七课 《经常说“没时间“的人是咋回事》

第七课 《经常说“没时间“的人是咋回事》

作者: 唱妈 | 来源:发表于2018-07-30 22:22 被阅读9次

一、收获与启示

(一)课程篇

1、认知时间:

时间是抽象的,不去感知时间,时间可能就不会存在了。怎样才算拥有时间呢?活在当下。唯有意识也专注于当下,才算活着当下。时间是虚无的,但也是具有创造性的,关键看你如何使用。

2、人如何能和时间发生联系和链接?

谁都无法拥有时间,无法抓住时间。时间如流水。不同人、不同阶段,人赋予时间的意义不同:有觉得时间快、也有觉得时间慢的。快慢是人自己赋予的。时间的充足和匮乏,是人的内在意识创造的。经常说“没有时间”做某事的人,其实是内在意识自动屏蔽了做某事。

(二)答疑篇

每次的答疑课是共鸣、收获最多的。共鸣同为父母的焦虑疑惑,又收获了一朵老师来自心法、技法的滋养。

看似不同的问题、不同的事件,底层的内核是一致的,就是父母无法接纳与信任,逃不开对于“好妈妈”的追求。

我再一次get到的点是:任何时候都不要将事凌驾于人之上,关注孩子的感受。事情出现时对接孩子的情绪,“对话”而非“说教。对话精神,和孩子的交流,是基于关心“人”聚焦“人” ,好奇、关怀、欣赏,情绪自然就平和了!

二、实操

一朵老师课上说了:任何好的方法想要有效果,必须要实践!而实践效果要好必须有心法的支撑。所以,去做!去做!去做!去领悟!去领悟!取领悟!

说说我的领悟吧。

1、关于“没有时间”

3月初我就有了idea进行一个选修课程的整理。结果,随着上交截止日期从6月底顺延至8月底,我也理所当然的拖到了现在。idea依然懒洋洋的躺在我脑子里,但那种拖延感并不好受。

上班时,班级管理、授课等事务多,好忙,没时间。等暑假吧!暑假时,娃天天在家要管着、培训、听课,忙!没时间!其实呢,忙里偷闲的自己还是兢兢业业的刷着圈、看着八卦、发着呆。

向内看,从意识层面来分析时。我发现之所以选修课的事情一拖再拖,重要原因是:此时一开始就动机不纯,我是出于职评加分的功利性目的。内在并没有赋予此事更多的价值。所以迟迟不想面对。

看到了这一层,我决定转念。除了功利目的,还有没有其他驱动呢?嗯,有!其实,自己还是很希望在专业上有提升的。这个idea酝酿很久了,如果去做,对自己专业的巩固还是很有益处的。当然,如果觉得它是个压力,也完全可以不做。

这么想时,我就发现我轻松多了。我也更愿意“挤”出时间做这件事了。so,没时间绝对是借口!只是我们内心匮乏感强,逃避这件事!

2、“看见”

最近,在与女儿的沟通中我也在践行“看见”。

前天,女儿和我去外婆家。出发前,她变卦了,不愿意去外婆家。我说,这是昨天约好的呀。她说,我就是不想去。你就想去看你妈妈,都不考虑我的感受。

“什么?”脑子里立刻蹦出来,“你怎么说话不算话?你怎么这么不尊敬长辈?你.......”大量的评判性话语。以前这样的场景,我必然说出这些话,“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判孩子!”结果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女儿不情愿的被我拉走了,呆着情绪见外婆。

所以,我要改变。于是,我告诉自己,可以接纳她的反复。但是很好奇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我以平和的语气问她,一来二去的对话中,我摸到了她的真实但又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原因。她想看动画片,但去了外婆家没有pad,她就无法看了。于是,我问:“你是不是想把pad也带到外婆家?“她点了点头。我笑着说:@当然可以啊。”结果,她立马就跳起来了,高兴的表示要去外婆家,还说呆会怎么安排活动。于是乎,一路上我们的心情都很好!

“看见”孩子真实的情绪状态,关注孩子的感受,与孩子对接,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我们都值得去做!即使“掉坑”也没关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七课 《经常说“没时间“的人是咋回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mq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