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花小笙

2018年5月2日 星期三 天气晴
1
从小,老师说,女孩子还在念书的时候,不能化妆,不能烫头发,不能惦记着漂亮衣服。
于是我小学校服迷彩服,初中穿“大青虫”,高中穿“蓝精灵”,素面朝天,铅笔灰里打滚,坚持丑完了一整个青春,简直感天动地、荡气回肠!
我收获了一个标签——“乖乖女”。
可是“乖乖女”不是独立存在的,有“乖乖女”就必然有“早熟”、“爱打扮”、“心机girl”……
我发小就是这样一个“爱打扮”的“心机girl”,常常被长辈们指指点点,作为负面教材。
邻里说:“小小年纪这么爱打扮,一看就很浪荡,长大还得了。”
同学们议论:“不知道卸妆是啥样,你见过吗?”
“我见过呀,难看死了!”
这样人身攻击性议论在我曾经念书的小城镇,不绝于耳,可能越是封闭的小城,对事物的包容度越低。
我见证了她整个被诋毁的青春时代,那些流言蜚语挟裹着来由不明的恶意,从四面八方向她攻击。
以站在她的对立面来显示自己的正确,以攻击她这一类女孩来标榜自己为“好女孩”。
我对这样的行为感到恶心,你丑就丑了,也没人怪你,你还偏要去攻击别人美,这是有多扭曲?
人家自己花钱花精力化妆,你瞅着养眼也没收你钱,你还不乐意要给自己加戏,是有多闲?
后来,她考上好大学,有才颜美,大学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线,众人追捧的对象,而曾经那些诋毁她的人,却是连她的背影都见不着了。
2
在如今这个年代,关于化妆与素颜的矛盾已经逐渐弱化了,但个人品牌的问题却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比如“美女作家”、“美女漫画家”这些标签,就一度倍受诟病。
许多网友抨击说:文学、漫画怎么还跟颜值扯上关系了。
其实,怎么不能呢?
一个人的品牌,是由他传达给外界的印象综合而成,如果他不仅专业优势突出,还形象佳,他为什么不能亮颜值来让受众面更广?
常常见到这样的人,一口一个我这样的“屁民”,当然比不上你那样的意见领袖,可我至少三观正啊。
抱歉,人家在操心大局走向,你却猫在背后中伤诋毁,且不说正不正的问题,你可能连基本的三观都不一定全。
也有的人,哎呀,你写文就写文,你画图就画图,你放什么个人照片?
你大可以专注于作品,人家也自然有权打造内外并重的个人品牌,碍着你了?
怕的是自己干货不够,却埋怨别人花样太多。
自己的品牌树立不起来,就说别人意见领袖只会哗众取宠,爆文作者只会发照片卖学历,那关键你会啥呢?
就像娱乐圈,有的人靠演技红了,有的人靠脸火了,而你既没演技又没脸,还怪大众太肤浅!
你可以高端,可以精英,可以有深度,但关键人家品牌定位就在通俗,就在大众,就在内外兼修。人家贴一下标签,宣扬一下优势,包装一下自己,碍着你了?
因为你除了写作没标签可以贴,就也不许别人贴?不然就是以肮脏手段抢了你的风头?纯文学其实大家也爱啊,你写成莫言余华毕飞宇嘛,谁拦着你了吗?
3
咪蒙作为“自媒体第一品牌”,曾经受到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无非是:
写过《好疼的金圣叹》的咪蒙竟然堕落到写这些口水鸡汤文!
致咪蒙,你害了多少孩子!
这个女人,操纵了一群乌合之众!
远离关注咪蒙的人,关爱心灵健康!
咪蒙都要气病了,没日没夜写稿,把自己写进医院,她说要对得起支持她的人,她要证明喜欢她是一件不丢人的事。
为事业也好,为争一口气也罢,人家切切实实在努力,那些嗑着瓜子儿进行网络暴力的闲客,应该时常举面镜子照一照,看看自己伤害他人的嘴脸美不美。
咪蒙的定位就在大众,在新媒体浪潮下,走短平快文风。
你不爱看,你太精英了,受不了这样的荼毒,右上角叉啊!
人家走的就是商业的路子,你却拿文学大家的标准去要求人家,你写传统文章没人看,就说她迎合大众不要脸,你不包装自己,却鄙视人家包装的套路,要么你天生丽质难自弃也可以啊,要么你自娱自乐自己去嗨也行啊。
关键你本身不是一颗明珠,还不打磨,还怪别人打磨了。“诶,你不磨之前比我还不如,你凭什么火啊?”
凭人家用心啊!
4
品牌定位,就是将优点无限放大。
新媒体时代,人人发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品牌。
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你不会包装,又并没有万里挑一的天生丽质,就怪不得在浪潮里湮没无闻。
只有定位明确,形象鲜明,才能脱颖而出,观众不是要看到全部的你,你把大家最喜欢的那一面展现出来就可以了。
你文风不错,那就写文;擅长画图,那就去画;观念新颖,去写时评;爱旅游,会摄影,就去写游记。
最怕你写文写不出来,就攻击别人条漫是抖机灵;游记写得没人看,就说人家放个人照,太不要脸……
恐怕人家的文章并不是真的口水文,而你喷人的口水,倒是真口水。
包装跟化妆一样,也是讲究手法的,一不小心就越化越难看,成了跳梁小丑。
比如有人给自己贴自律的标签,无论他是否是带有目的性地去自律,至少他传达的价值观是正确的;
而有人攻击别人贩卖自律,一骂成名,他传达的是“我差我骄傲”的无赖心理;
有人品牌包装得成功,无论出发点是否具有商业性,也切实地传达了正能量;
可有人一看他火了,就按捺不住立刻发文批评他想红想疯了,彰显自己是多么的不随波逐流,可义正言辞的姿态掩盖不了蹭热度的企图,那么到底谁疯了?
个人品牌的打造是这个时代下个体的必备技能,如果你不会,也没人怪你,但请你默默的就好,别跳起来去打人,生怕别人注意不到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