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末,
晴日朗照,
天高廓,
气澄远。
武汉的气候,
仿佛是对今年春天的一种补偿。
近一周来,
温如孟春,
暖似仲夏,
体感温度在十至二十二度之间。
这种时候,
我的灵肉,
仿佛藏进了酒窖,
脑子里的作品,
思维里的人物,
神马般地牵引我,
循觅有书香的地方。
企图找到一句话
或者某个章节的触发点。
在这个充满“国字号”气息的书店,
迷离般走进了一个,
神仙样的出处。
咪眼定神,
“立中堂民国照相馆”赫然醒目。
进得大门,
黑色的网状天棚,
蓝色的背景山墙,
清灵的莹色灯光,
整个一冷色调性,
让人有从喧嚣乖张的闹市,
步入秀山静水的清幽之处。
心腔便有了如释重负的放松感,
灵魂便有倦鸟归巢的依恋情。
而墙上悬挂的民国风的照相作品,
服装发型各异,
粉脂凝香吸晴,
神采风姿绰约,
让人想起遥远的上个世纪。
整个装饰设计,
别俱匠心,
冷色的空间背景,
粉艳的照片布列,
墙角配以旗袍与民国的老物件,
俨然一个艺术博物馆。
先生您好。
有一柔性女声,
绕梁充耳盈盈,
拉回了我的感觉意念。
转身望去,
又有细语扑面,
欢迎来到立中堂,
我是服务员小易。
冷色的灯光下,
是一朵菊花样的笑脸。
小易熟人般请我坐下,
向我讲叙立中堂的过往,
立中堂的曾建新先生。
“立中堂”堂号始于1840清道光庚子年,迄今180年。
清末曾氏族人在鄂东开设立中堂私塾,后建立中堂书馆。
民初祖上在武昌显真楼照相馆当学徒,后在鄂开设照相馆。
2008年,立中堂书院建立。
2015年,曾建新先生在汉阳琴台复建了立中堂照相馆。
2019年,武昌外文书店立中堂分馆对外开放。
截止2020,
立中堂照相馆先后接待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法国等地来馆拍摄民国照人士达数万余人次。
易小姐侃侃而谈,
自豪且荣耀。
立中堂在她的柔声曼语里,
幻化成180张有温度的底片。
定格成一段武汉色彩斑爛的近代史。
涅槃成今天大武汉对外的
一张文化名片。
说着说着,
小易把我带到一张黑白照片前,
她说
这就是立中堂的传承人曾建新先生。
照片里的曾先生,
平头方脸,
戴着圆圆的“民国先生”的眼睛,
穿着斜襟对扣的长袍,
满脸儒雅,
眉宇间透着敦厚的英气。
从小易的口中,
我知道了曾先生的一些情况。
曾建新先生,70年代生人。
立中堂照相馆传承人,藏书家,
民国旗袍鉴赏,摄影,民国影像研究者。
曾先生私人藏书8万余册,
民国老照片10000余张,
民国老旗袍300件,
民国月份牌300余幅,
民国老物件200余件。
曾先生是中国收藏家协会暨《藏书报》2015年度中国民间十大藏书人。
2018年开始,
立中堂策划发起30座武汉民国老建筑的“武汉民国旧香气”公益拍摄活动,
先后拍摄武汉大学18栋、吴佩孚公馆、南洋大楼、武昌民国第一纱厂、汉阳钢铁厂、古德寺、钱基博故居、古琴台、晴川阁、辛亥红楼、武汉关博物馆等民国老建筑,已拍至第18期。
您千万不要以为曾先生只是个
“民国夫子先生”,
他可是一个热心公益的好人呢!
小易带我来到另一个镜柜之前。
我看到,
这是一套白色连体的抗疫防护服,
上面不同颜色
不同书写方式
好多人的签名,
我在中间看到了
“钟南山”三个字!
在这个衣服上面,
我看到一张
制作精美的感谢信。
特录如下。
曾建新先生: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您逆行出征,日夜奋战,不负重托,不导使命,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新时心最美的天使,真正的英雄。
特发此证,致以感谢。
落款红印是武汉经济开发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面对这套防护服,
心里默诵着这段有温度的感谢信,
我的眼睛湿润了一一
仿佛又回到哪段艰苦而难忘的日子一一
看来,
立中堂
不仅仅是一个民国风的照相馆,
更是一个承载武汉历史命运的博物馆!
曾建新先生
不仅仅是一个民国文化的研究与传承者,
更是一个有文化情怀,
有使命担当的武汉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