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祖传铁匠手艺,爷爷说家里主要打各种农具,以前可好奇家里之前有没有打过刀剑,没有,爷爷说只做日常用品。
随着时代发展,铁匠手艺没饭吃了,到爸爸这一代都断层了,改行种田,下一代读书了。
没想过铁匠和婆媳关系有啥联系,最近看历史,才发现全世界随着铁器的发展,人和人之间出现了等级差异,进而影响到了男女家庭地位。
我小时候隐约看过爷爷打铁,他用一个小锤敲(作为指引和细节加工),叔叔伯伯要挥起几十斤的大锤砸,不断的捶打,把铁块加工成想要的形状。打铁很费体力,女生干不了,这也是男女地位的一种体现吧,奶奶只能打杂,或者做家务带孩子,没法参与这种劳动。
以前,社会上很多工作需要体力,男性自然占据了优势,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迫也是维护男子的家庭地位。
我猜,这时候是没有婆媳矛盾的,因为新婚妻子根本没多少家庭地位,只能逆来顺受,一步步从媳妇熬成婆。
时代快速变化,女性迎来了思想解放,也获得了更多工作的机会,随之家庭地位上升。不过,上一个时代的很多传统还没有转变过来,造成了很多转折期的家庭问题,比如农村高昂的彩礼风俗,比如婆媳矛盾。
我们今天只说婆媳矛盾,目前,大家还是潜意识里觉得婆婆是照顾媳妇、带娃的第一责任人,让两个完全不熟悉的人在一起生活,还要彼此照顾,在媳妇最虚弱的时候伺候月子,让教育理念完全不一致的两代人带孩子,想想都有太多的分歧。
大家通常会这么劝双方:
从对方角度考虑下;
老人家的习惯了,没法改;
年轻人生活方式和我们不一样;
……
我们家的方式也想分享下:
首先,我和妻子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父母只是辅助
其次,我们会尽可能抽空给老人放假,晚上回家,周末,尽量自己带孩子,老人身体不舒服的话及时给调理。
最后,我们要接纳老人的生活习惯,老人帮忙带娃是我们目前的最佳选择,不能挑剔了。
我想预测我对婆媳关系最终解决方式,未来,男女真正平权,女生就可以摆脱婆媳关系,找其他人相处,比如:
自己妈妈处的来就可以让妈妈来帮忙;
经济宽裕可以请保姆;
老公应该多付出些精力回归家庭;
未来,类似月子中心的育儿机构应该会很流行,价格能被大众接受,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
没想到铁匠后人要考虑这种问题,时代变迁,或许这种矛盾就不存在了,祝福每个家都有和谐的婆媳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