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把很多注意力、关注点放在对别人的了解上,对名人、对明星、对领导、对同事、对朋友圈里的这人与那人……我们总想看懂别人,这样我们就能变得更主动一些,更高明一些。可是,一个人如果看不懂自己,几乎不可能看得懂别人,这是一个人认知的自然次序。要知人,须先自知。你想想,你和你自己朝夕相处,却都不见得能看懂你自己;而其他人跟你只是在工作上、生活中偶尔相交,有一面之缘,你凭什么就认为你有可能看得懂他?他不一定比你更简单,更透明,更容易看穿。所以,要知人,发力点不在他人,还是在自知。
我很喜欢哲学家萨特的一句话:“他人是我,是另一个我,是不是我的我,是我所不是的人。”虽然人和人之间常常是两个世界之间的差别,但即便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往往也有一些相通之处。因为人性是相通的,你有悲欢离合,他也有,你对快乐充满热情,你对痛苦难以忍受,他也如此,大致相似。
这世界上有很多一次性产品,而其中最珍贵的一次性产品,就是你的生命,用完了就没了,所以要慎重地使用,要郑重地决定。我们只活一次,你怎么舍得对它一无所知,让它不美丽、不幸福呢?
“认识你自己”,其实是一切学习和修行的起点和原点,这是一个生命的学问,需要你在生命中去学习,用自己的一生去修行。其实,学什么都是一条路,都通向自我认识;走多远都只是一个方向,为了找到我自己。
——《好的爱情》 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