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末,我有时会和家里人一起看《动物世界》。
记得有一次的主题是动物界聪明的家伙,提到了一种猴子。
它们有一种独特的方法获取食物——一物换一物。通过引开人类的注意力,它们会趁机偷取人类身上的物品,像手机,眼镜,钱包等。偷这些做什么呢?它们并不会用。它们是拿这些,去和人类交换食物。
偷了东西的猴子,并不会走远,只会在安全距离外耐心等待。只要丢给它们想要的食物,它们就会把偷的东西放下,拿着食物走开,不会再纠缠。
科学家,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这种猴子,是如何学到这样的技能。
而对于猴子来说,这种技能的原理或者其他相关的东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技能可以帮助它们拿到好吃的。于是,它们会想尽办法去把这个技能用得更好,像偷哪些人的东西会比较好下手,像偷什么东西,更能换到有价值的食物。
猴子学习技能,是知道可以换取食物,因此愿意花心思去学,学到的东西,也能马上得到收获。
人类自然比猴子,要聪明得多。可是,我们有时候却容易把事情想得复杂,做出来的事情反而还比不上这些小动物了。
像学习这件事。
02
有的人很努力,时常会花很多时间学习新知识。然而,却不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
为什么做呢?因为,学习是正确的事情。学得多了,就可以变得更聪明,轻而易举地解决很多问题。
问题是,学习本身,其实并没有意义。
拿写作书来说,如果我们看完100本教人怎么写作的书籍,但是却不动手写,那么花的这些时间,除了会让你腰酸背痛,眼睛疲累之外,并没有其他作用。
也许有人会觉得,学得多了,肯定会有用呀,毕竟知识和知识之间,道理是相通的。即便读的只是写作书,只要是好书,书中学到的知识,一定也可以延伸到其他领域去使用。
可是,延伸到什么领域呢?如果是延伸到思维能力的领域,可是想要提高思维能力,为什么不直接去读提高思维能力的书呢?其他领域也是一样。想解决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去学习对应领域的书籍,不这么做,反而花时间去了解自己用不到的内容,却还要期待它可以解决一系列问题,不是舍近求远吗?
何况,你的每份时间只有一次,你学了这个,便不能学习其他东西,也无法接触到学习其他东西带来的一系列后续的事情。这叫做机会成本。
因此,不要为了学习而去学习,也不要为了日后某天可能用上的知识去学习。
为了解决问题去学习,想搞定什么难题,就去看什么书。日后某天可能用上的知识,那就等日后再去学,现在,先掌握当下可以用到的知识,现学现卖,岂不是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