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机缘偶然,读到初见千山雪的《苏轼以妾换马是真的吗?》。对于我这个苏子粉丝,不免有点兴奋,兴奋之余略有感慨。
网图违删我也曾斗胆以苏子为材,写过几篇文章,不过稚嫩不堪。在2017年8月的一个夜晚,我写了一篇《世人眼中的苏轼》,它开启了我的微信公众号,也结束了我的微信公众号。
在我写的文章里,也提到了“以妾换马”的典故,对其真假未置可否,只说了如果是真的,人们也会用“只为山行多险阴,故将红粉换追风”的理由原谅他。
然而,初见千山雪却以其极为缜密的逻辑推理,详实的史料,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文化的批判,为苏子正名,令我这个苏粉汗颜。
冯梦龙写道: 坡公又有婢名春娘,公谪黄州,临行,有蒋运使者饯公,公命春娘劝酒,蒋问:“春娘去否?”公曰:“欲还母家。”蒋曰:“我以白马易春娘可乎?”公诺之。蒋为诗曰:“不惜霜毛雨雪蹄,等闲分付赎蛾眉。虽无金勒嘶明月,却有佳人捧玉卮。”公答诗曰:“春娘此去太匆匆,不敢啼叹懊恨中。只为山行多险阻,故将红粉换追风。” 春娘敛衽而前曰:“妾闻景公斩厩吏,而晏子谏之;夫子厩焚而不问马,皆贵人贱畜也。学士以人换马,则贵畜贱人矣!”遂口占一绝辞谢,曰:“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今日始知人贱畜,此生苟活怨谁嗔。”下阶触槐而死。公甚惜之。
这是初见千山雪找到的明冯梦龙关于“以妾换马”的记载,后又追其根源,在于明钟惺,一个眼睛长在头顶的文人。
而后又查询蒋运使这个人,查无此人。甚至连疑似蒋运使的人也通过推断否定掉。
同时,从春娘的身份及冯梦龙的描述中,结合当时社会教育状况,否定了春娘才思的可信程度,同样对是否有春娘其人,表示怀疑。
至此,初见千山雪严谨地完成了对“以妾换马”的真实性的否定。千山暮雪还站在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春娘换马至于春娘是命运使然,她不至于愤然决然。即便苏子有此举也不应被诟病。
为学当严谨,初见千山雪为解决这一问题,查阅了大量的史料,而且对史料进行分析,这是我的感想之一。
之余,苏轼曾经历世间颠沛,在中国文化史上成为了不朽的丰碑。却有人借此而诟病,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一句话:“文人相轻。”
“文人相轻”其实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普遍存在,同时,这里的相轻,还有观点不同,政见不和之因。
尽管如此,“文人相轻”这种不良现象不应存在。正所谓万物相对,有长亦有短,要想进步,就应取长补短。
愿望是美好的,正如春风是和煦的,吹多了皮肤也会干燥一样,不是美好的愿望都能实现。
但至少我们去审视了自己,去端详了别人。而且渴望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简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