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读书
浅读《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有感

浅读《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有感

作者: 法朵小姐 | 来源:发表于2017-05-31 22:00 被阅读0次

    世间曾有张爱玲,世间唯有张爱玲,只是这个人早已隔了风雨时空。纵我们穷尽人海,也不能与之相遇。因为她只有一生,她不会转世,亦不会依附某个人或某种物的身上。但我们却会永远记住,这个让人珍爱的女子,这个不会老去的灵魂。所以,你寻她,她在这里;你不寻她,她也在这里。

    这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作者白落梅对张爱玲恰到好处的描述,亦是赞美。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张爱玲并无过多了解,因为童年影视剧《半生缘》给我带来的悲凉感受难以释怀,被辜负的半生情缘,擦肩而过的幸福,被命运隔成两个世界的可怜人,都让我对这个”狠心“的作者产生了一丝丝幽怨!张爱玲喜欢写爱情,喜欢写民国时期的爱情。她那华美伤感的笔,写下的爱情总是那么真实却总有一点不完美,容易让人深陷其中。

    出生簪缨世家的张爱玲在幼年时期在天津还是有过一段纯洁美好的童年旧事。或许是后来父亲自暴自弃,母亲狠心出走,才让她的作品总是不经意流露出一种冷漠,缺少温情和悲悯。如果说爱情让萧红走向悲苦,那么对张爱玲来说,爱情让她走向成熟。

    遇到爱情后的张爱玲并不像她的文字,甚至不像她这个人。即使胡兰成已有家室,常常挟妓游玩;即使胡兰成有复杂背景(为汪精卫执笔,后投靠日本政府);即使这段恋情成为了众说纷纭的对象,她也如飞蛾扑火般,义无反顾。用她的话说“见了他,她就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可惜这个令她意乱情迷的男人,终究是没有给她一个岁月静好的未来。即使他们已经是婚书定终身的夫妻了...

    从周德训到范秀美,胡兰成从从始至终都没有为张爱玲守住片刻寂寞。一片痴情到底还是在埋葬在滔滔江水之中。

    抗战胜利后,张爱玲遭胡兰成汉奸身份牵连,被推向了风口浪尖。昔日倾城之恋,竟也成为了这位才情女子的人生污点(她从未涉及政治,但是谁又真正在乎她是否无辜)。

    结识导演桑弧后,她似乎找了重新出发的理由。张爱玲写的剧本《不了情》由桑弧执导,最终搬上银屏。27岁与胡兰成正式离婚,28岁化名”梁京“写下《十八春》后改名《半生缘》。此时的她还没从胡兰成的伤害中走出,桑弧做的始终都只是比朋友多一点,比爱人少一点,能缓解她的疼痛,却治不好她的伤。

    可能是觉得当下的生活索然无味,或许是真的倦了,累了。她没有给任何交代就逃离了上海,辗转香港,最后奔向美国,这个结束她一生的地方。后来的几十年里她数次回到香港,去过台湾,到过日本,就是从未再次踏入大陆。再没有去过童年带给她温情的天津,亦再没有去过缘起缘灭的上海。

    在美国孤苦无依的张爱玲,邂逅了同样具有文学天赋的德国移民后裔赖雅,开启这段相差30岁的忘年恋(张爱玲是年36,赖雅65)。文中写到”赖雅是一个有智慧,有涵养的人,是一个童心未泯的温厚长者。他丰沛的思想,就是最大的财富。而这些成为了打动张爱玲的优势。这个行将萎谢的女子,愿意为他再次绽放。或许不再倾城,不再绝代,但是她亦无悔。

    赖雅给她带来了爱情,带来了温暖,却也带来了疲累。婚后靠张爱玲卖字为生,赖雅年事已高,时常发病,张爱玲除了写作挣钱就是照顾生病的赖雅。生活,于曾经的“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是那样窘困,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如今的生活,可能是那时住在爱丁顿公寓,红茶点心的张爱玲从没预想过的。

    不过,这些谁能说准呢,就算她能料想到,大概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吧!

    极力的为生活奔波,为赖雅的病情操劳,依旧没有留住这个最后能给予张爱玲温暖的人。1967年赖雅病逝,47岁的张爱玲再次陷入孤独。年过半百的张爱玲在美国离群索居,为了躲避给她带来皮肤病的跳蚤,为了躲避来自外界不请自来的打搅,她频繁搬家,可见她是真害怕纷扰。同时,她也怕孤独,需要听着电视里的声音,她的世界才能安静!

    1995年中秋前夕,她穿着赭红色的旗袍,悄无声息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死后骨灰洒向了太平洋。这浩海的大海,总能容下这个高傲淡漠,人生跌宕的才女吧...

    张爱玲说过,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料想融入大海的张爱玲,也不再有所恨了吧...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这句话放在今时今日,有何尝不适用你我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读《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张爱玲的倾城往事》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aj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