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央视版的电视剧《东周列国志》,颇有感触。这是根据冯梦龙原著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主要讲述了从周平王东迁洛邑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间四百多年的历史,全剧依托史实,尊重历史,制作精良,演员演技精湛,刻画了众多历史人物。
剧版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开始讲起,到第七集讲到了齐鲁长勺之战。曹刿登场了!曹刿原本只是一介布衣,性格桀骜。当鲁国大将军曹沫对抗齐国鲍叔牙的30万大军屡战屡败之时,曹刿只说了一句肉食者鄙。同乡把他推荐给鲁庄公,鲁庄公问他可有退敌良策时,他斩钉截铁地说了句,没有。
随后曹刿问了鲁庄公一个问题,你凭借什么号令军队作战呢?接下来的回答《左传》中有详实的记载,现摘录如下: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曹刿首先想的不是仗能不能打赢,而是该不该打。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如果自己的国家不能安定,自己的国民得不到善待,那么谁又会愿意为国家拼命呢?好比现在有的公司,一心想着怎么创造业绩,怎么融资怎么上市,可对自己的员工呢,却漠不关心,甚至连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一味的讲情怀,谈理想,却连最基本的需求都不能保障,这样的公司这样的团队怎么能有战斗力呢?
解决了能不能打的问题,鲁庄公问道该怎么打?曹刿并不急于应答,而是不慌不忙的说到,作战的事讯息万变,没法提前预演,等打起来再说吧。对比一下纸上谈兵的赵括,就知道曹刿的高明之处了。好比现在的许多人,仍有一样的毛病,在做规划时侃侃而谈,可真要干起来以后就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其如此倒不如一开始就不要把话说的那么满,如果仗打赢了,倒更显得你的本事,如果没打赢,也还留有一线的余地。要是一味地夸海口,立军令状,那不知道脑袋要搬家多少回了。
到上了战场,齐军一通鼓响,鲁庄公就按捺不住想要迎战了。曹刿赶忙制止,相反下令所有人不得喧哗违令者斩。等到齐军三通鼓响,曹刿微微一笑,可以迎战了,于是一鼓作气大败齐军。
这里曹刿提到了打仗最重要的是士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由此可见掌握作战时机的重要性,谁掌握了最佳时机,谁就可以一击必胜。如果时机不成熟,就要耐心的等待。反观现在的许多年轻人,做事情却没有这般耐心,功利心好胜心又太强,就往往容易导致失败。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更要耐得住性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一鼓作气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是一味地东突西撞,最后浪费了自己的青春还一无所获。
等齐军溃败之时,曹刿并不急于追击,而是先下车查看了齐军的车辙印,发现车辙印已乱,然后登上战车查看了齐军的军旗,军旗也已七零八落,于是下令追击。鲁庄公问之,答曰,齐国是大国,恐有诈,我观其车辙印已乱,军旗也倒了,就知道齐国没有埋伏,才敢下令追击。
曹刿作为一个军事指挥,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还能保持细致入微的观察,冷静理性的分析,然后做出正确的决策,非常难得。事实上,有很多人都缺乏这种素质,稍微取得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就想乘胜追击,连基本的理性都没有了。史玉柱靠白手起家成立巨人公司,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在事业的最高点时,却因一时好大喜功,失去了理智,投入巨资兴建巨人大厦,最后一再追加投资导致资金链断裂,最后公司破产,一夜之间从首富沦为首负。不过好在最后又迷途知返,吸取了教训,再次创业又成了一代富豪。如此人物尚且如此,更遑论普通人了。
曹刿经此一役,一战成名,鲁庄公也终于知道了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将相之材,于是委以重任。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总能等到自己的机会,所以不必急于表现自己,要用更多的时间来使自己变得杰出变得强大,机会自然会青睐于你。不必去追一匹马,用追一匹马的时间来种些草吧!
除了曹刿论战,《东周列国志》里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都对人生很有启迪,很有帮助,欢迎大家前去观赏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