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示众人之相——析鲁迅《示众》的展示艺术

示众人之相——析鲁迅《示众》的展示艺术

作者: J大眼 | 来源:发表于2019-04-02 20:06 被阅读0次

1.画面、镜头感的真实呈现。

①“火焰焰的太阳虽然还未直照,但路上的沙土仿佛已是闪烁地生光;酷热满和在空气里面,到处发挥着盛夏的威力。许多狗都拖出舌头来,连树上的乌老鸦也张着嘴喘气。”开头的这一段环境描写十分形象,通过沙土、狗、乌鸦这几个依托物的表现,便让读者眼前不自觉地浮现那种酷热的画面,有如身临其境。

②“但是后面的一个抱着孩子的老妈子却想乘机挤进来了;秃头怕失了位置,连忙站直,文字虽然还未读完,然而无可奈何,只得另看白背心的脸:草帽檐下半个鼻子,一张嘴,尖下巴。”挤、站、看这廖廖几个动作,却将老妈子和秃头两人的明争暗斗如镜头般放了出来,让人不禁联想到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相似的画面。

2.各种细节描写的联合。

①“秃头不作声,单是睁起了眼睛看定他。他被看得顺下眼光去,过一会再看时,秃头还是睁起了眼睛看定他,而且别的人也似乎都睁了眼睛看定他。他于是仿佛自己就犯了罪似的局促起来,终至于慢慢退后,溜出去了。”这段主体是对秃头的动作的细致描绘,分别是“顺下眼光、睁起眼睛、慢慢退后、溜出去”,这四个动作也凸显了他心理的转变,从一开始的迷茫到后来紧张,再到后来的局促不安,于是最终也就灰溜溜地离开了。

②“‘好快活!你妈的……’同时,胖大汉后面就有一个弥勒佛似的更圆的胖脸这么说。”这句话中的“你妈的”和“弥勒佛似的更圆的胖脸”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是语言描写,后者是外貌描写,但是两者都同样地突出了这位大汉的凶猛。

3.首尾呼应、圆融,文章整体更加完整。

“热的包子咧!刚出屉的……。”这句话在开头和结尾均出现了,在开头是为了引出接下来的“示众”这一件事,而在结尾又仿佛是这场闹剧的一个收尾,当诸多看客们四散开去后,只留胖孩子的叫卖声。

相关文章

  • 示众人之相——析鲁迅《示众》的展示艺术

    1.画面、镜头感的真实呈现。 ①“火焰焰的太阳虽然还未直照,但路上的沙土仿佛已是闪烁地生光;酷热满和在空气里面,到...

  • 鲁迅《示众》的展示艺术

    《示众》是小说集《彷徨》中一篇极具特色的短篇小说,小说之所以称为“示众”从小说情节来看似乎是因为小说主要核心是讲巡...

  • 鲁迅《示众》的展示艺术

    重复手法与照应 正重复是文艺创作一种常用的手法。胖孩子在店门前叫喝着“刚出屉的热包子”,在文中共出现三次,以及第一...

  • 鲁迅《示众》的展示艺术

    鲁迅用了高倍显微镜的形式将这些场景的细节都一个个的放大,用他犀利的笔无情地解剖着这一群沉默的国民的灵魂,反讽着一...

  • 鲁迅《示众》的展示艺术

    第一次读完整篇文章让人感觉有些不知所以然,这是一篇小说,人物环境有了,那么情节在哪?全文仿佛是无数个描写片段组合...

  • 剖析鲁迅《示众》的展示艺术

    文章开头描写了天气的炎热异常,为下文做铺垫,行人们一点都不想在路上多呆一分钟,但是为了看犯人,人们却乐此不疲...

  • 谈鲁迅《示众》的展示艺术

    鲁迅的短篇小说《示众》用2400多字描述了中国的典型凑热闹景象,无数的动作描写衔接着事情的发展,向我们展示了一场示...

  • 鲁迅先生《示众》——析小说展示技巧

    1.多感官环境展示。 鲁迅先生在《示众》这一小说中,环境的描写运用了大量的通感笔法,将视觉,听觉,触觉...

  • 鲁迅《示众》的具象化展示艺术

    1. 蒙太奇手法以及特写镜头:在鲁迅的《示众》中,尽管描写的人物众多、没有突出主要的主人公,但是通过鲁迅的描写,使...

  • 示尽百态千面——鲁迅《示众》的展示艺术

    1. 点面之间示人示景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极多的都是头尾或缺,但仅仅一个片段,就能够展示一个完整的场景。就以《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示众人之相——析鲁迅《示众》的展示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en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