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个人财富自由”,是指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了。被动收入足以支付日常开销。
01 迈出第一步
实现财富自由最难的是什么?第一是信心,一想到要实现财富自由,大多数人的心态可能是:我还没有准备好,我缺启动资金,缺资源,缺人脉。这些固然重要,但你的自信不应该仅仅建立在当下,你的自信更要着眼于未来,下图是一个人的成长曲线,那条曲线就是你的未来——只要你愿意,并且付诸行动,最终就能活出那个形状的曲线。“年轻人要对自己的美好未来盲目相信,甚至要120%地相信—哪怕被别人泼冷水,打击掉20%,依然是100%地相信”。如果你笃信自己的未来是那样一条曲线,那么在成本线被突破之前那段长长的时间里,你能赚到的钱实际上全都是“小钱”,小到“不值得节省”的地步。我们的理由都一样:根本不相信自己将来赚不到钱。
第二,就是刚需的问题,追求财富自由真的是你的刚需吗?对于极少数人来说,成功只不过是某一时刻的状态。成长才更重要,花钱也是为了赚钱,而非赚钱是为了花钱。对他们而言成长才是真正的刚需,创造价值,获取财富才是真正的刚需。很多人恰恰相反,想着赚够了钱就好好放松,周游世界,不再辛苦的工作,这类人财务自由其实并不是他们的刚需,他们心里是排斥赚钱或者创造价值的,而人是很难把自己内心不认可的事情做好的。就像马云说我不是为了赚钱才创立阿里一样,很多人不相信。但他追求的可能是更有价值的东西,在你这个纬度无法理解而已。想到之前高晓松说,清北出来的要有心怀国家的胸襟和气魄一样。这种追求,才能激活你身体内的能量,充分调动你的潜能,调动全部精力去干好一件事情,动于九天之上,藏于九地之下。而这种进取心是可以培养,当你突破了自己的舒适区,找到对你而言有意义的事情,这种调动全身心的精力去做一件事情,本身就令人上瘾且着迷,让你待在舒适区,做那些蝇营狗苟的事,反倒会令你觉得难受。
第三,是自卑。这种自卑往往掩藏得很深,在外人眼里你可能是一个坚定、雷厉风行的人,但在你内心深处,你会时常觉得自己配不上自己所拥有的,不敢去买贵的东西,即使完全在你的消费能力范围内;不敢去追求自己喜欢的另一半,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为求心安,最后找了一个各方面比你差了很多的结婚生子。骨子里觉得自己配不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担心自己拥有的一切会在顷刻间失去,转而压抑自我需求。这世界上哪有什么东西是“贵”的。不过是,“我觉得我不值得用这么好的东西”罢了。人们以为,等我有钱了,我就认为自己有价值了。真相是,我真的认可自己的价值了,给予自己了,我才会有钱了。外在只是内在的反应。
02判断力: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第一个故事,1998年,瑞星通过低价切入PC大厂的用户网络,快速超越当时市场覆盖率80%的江民,夺回安全软件市场占有率第一。十年后,2008年,360推出免费的杀毒软件后,迅速扩张。360在第一个点砸实后,迅速扩张成了一个面,360从一个免费安全的点入手,快速变成了一个安全平台,接着变成流量分发平台。这就是360的三级火箭策略。
第二个故事:假如你接到命令去支援一队被敌军埋伏的友军,这时候你会怎么做?大部分人的第一直觉是:友军兄弟们人手不够了,我要跑过去支援!可能会选择直接跑过去进攻敌人,但是这样进军,你仍然会迎面进攻,面临敌人居高临下的不利局面。即使最终杀灭了敌人,可能你也伤亡惨重。而真正的战略家会这样进军:
战略家战略家并不是想着直接做出看得见的实效(比如杀了几个敌人或者救了几个友军),而是先改善自己在战略上的不利局面。通过往旁边的山峰进军,虽然他们距离友军更远了,表面上违背了“支援友军”的目标,但是却改变了局势,让自己可以占据有利位置攻击敌人,从而彻底解决友军的埋伏问题。这就是围魏救赵,很多时候,你所面临的困难或问题,在你所处的层面很难得到解决,这时候你需要把眼光拉得更远,站在更高的位置或新的角度来寻求解决方法,就像工作中有些问题你觉得很难解决,告诉上级后,往往就变得很容易解决了,为什么?因为对方比你站的角度更高,可调配的资源更多。。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回答,说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为什么最后往往混得比较差?一个角度的回答是,农村的孩子太急着报恩了,刚工作没多久,就把钱都寄回家给父母。其实刚毕业的大学生,最需要的是自我投资与成长,需要搭建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这都是需要钱的,甚至需要父母反过来帮助他。因为对自身的劣势(刚毕业能力及社会资源不足)认识不足,一味地想报答父母,反而在长期的职业生涯及人生生涯中处于极大的劣势。这里面包含的就是对趋势的判断,要从层战略层面去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尽可能的降低成本,达到既定目标。
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的优势是什么呢?不论你现在是月薪五千,还是月薪三万,其实差别大吗?如果你对自己的未来有足够的信心,就会明白你现在拿的工资都是小钱,或者说通过拿工资这种方式,你永远实现不了财富自由,永远不能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对自己而言重要的事情上。你最大的优势是你的时间和学习能力,你要确保自己是处在一种不断学习和进步的状态。
个人商业模式的基本分类:
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一份时间出售1次。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打零工的人,他们就是那种“零售”自己的时间的人——不仅是“零售”,卖不出去的部分也不会形成“库存”,而是直接消失,不复存在,这是“一份时间出售1次”这种个人商业模式的一个较差的分类。
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有些人可以把自己的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作者。他们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创作一部作品,印成书籍,然后就有可能将“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了。
第三种个人商业模式: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创业和投资,事实上就属于“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除去”的个人商业模式。你自己创业,做老板,招聘一些人为你做事(本质上就是购买了那些人的时间),利用你购买的这些资源创造点什么(产品也好,服务也好),再把它卖出去。而投资人购买的本质也是时间——创业者的时间(也可以说是“更有能力的人的时间”)。
我们要努力把自己的商业模式转变为第二种,尽量避免无意义的重复,每做的一件事,确保有可迁移技能的积累或经验的丰富,每天工作的8到10个小时,是你一天中最完整,最重要的时间段,也是你最有价值的资产,确保自己有积累和成长,比单纯的比较工资的多少要有意义得多。个人的薪资其实并不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存在,也不是说多劳多得,受市场影响很大(如不同专业)。人越是专业化,市场的分工越是细化,人的流通性就越低,或者说可市场化的程度就越低,要价能力也就越低。平均薪资高的行业,其技能的市场流通性也往往相对比较好。除了能力的可市场化程度外,还需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稀缺性,“特立独行且正确”虽然很难做到,但回报也会往往额外丰厚。你要靠自己的逻辑和独立思考做出判断。
腾讯股票与北上广房子的收益,是因为这个点附着于一个快速崛起的经济体,这是一个线性周期的结果。你再努力工作,你还是一个点。一个月或一年的工资,只是一个点的努力成果。
如果要成为中产,至少要获得一次线性周期的收益。比如持有腾讯股票10年,什么都不用干,10万变1000万。那么成为富人呢?就要借助面和体的崛起。
你要明白外部的势能才是重要的,不要过于苛求那个跟随你的“点”,这才是决策的关键。人生的选择远比努力更重要。
03执行力: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呢?因为他们“不运动”啊!他们不去运用那些道理,所以就没有机会在运用中调整自己及自己对那些道理的理解和领悟。
知识-技能-能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需要带入具体情境,最为重要的是尝试。知识是不能再浅层的东西了,或者说知识就是二维的存在,需要在实践中,多维度的进行丰满。知识不应用于实践,就无法纠正自己的认知,永远只是停留在知识层面,而不会对实际有任何影响或改变了。技能向能力的转变,则是优化思维的体现,我怎么可以做的更好?这种技能层面的不断提升,最终可以转化为能力。优化思维的本质是什么?只是对技能的反复操练达到及其熟练的状态吗?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维度的提升。顶层的的能力则又可以反过来对知识提出更高的要求。有些时候,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强,可以先想一想,是不是知识层面的积累不够,或者说知识层面的积累够了,但是缺少应用和尝试?还是什么都会,却什么也做不好?那就要反思做事情的方式了。是不是只有积累了足够的知识才可以去尝试?不是,只要试错成本低,都可以提早尝试。
总结,要对自己的未来有自信,同时有耐心去等待自己的成长线上升的过程。重要的是,你要为自己做的事情赋予意义,这样才会获得持久的动力,甚至于不舍昼夜,飞蛾扑火,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近乎极致。克服了内心层面的羁绊,外在的能力都是可以习得和培养的,自我成长带来的良性反馈,会不断的激励着你。外在都是内在的投射与印证,灵魂的欲望更是命运的先知,学会将外在的思维方式内化,化于无形,才能从心所欲,纵横天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