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应该是充满乐趣的,不是吗?可是,且不说有的人人生路上苦苦挣扎失去了乐趣,还有不少人功成名就之后反而找不到乐趣,更常见的是,每个人总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或者间歇性的感到人生没有乐趣。如果你也遇到这种情况,就和我一起来探讨吧。
近期连续看到这类负面新闻,先是有人跳楼了,然后有人开挖掘机撞人。天啊!我还是不怎么上网和看新闻的。是夏至之后的天气太让人烦躁不安,失去乐趣吗?确实有哲学家说过,“烦”是人生的常态。每个人都有烦恼,但上述情况还是非常罕见。只能说,一个人长时间处于不开心之中,积累了无法化解的“烦”,巨大的破坏作用毁灭了自己,同时还对社会造成了冲击。
谁剥夺了我们生活的乐趣(日更第八天)生而为人,应该是快乐的。毛主席说得好:“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多么快乐的一幅画面啊!如果我们把一切都放下,不带任何人为偏见观察自然界的生物,就会看到这样的画面,上至翱翔苍穹的雄鹰,下至耕耘地底的蚯蚓,所有的生物都是快乐的。造物主也许没有想到,他塑造的万物之灵——人类,竟然会有这么多不快乐!
造物主想不通,为什么人类因为得不到而不快乐,得到了仍然不快乐;不自由的时候不快乐,自由的时候仍然不快乐;物质缺乏的时候不快乐,丰衣足食的时候仍然不快乐;人类社会甚至诞生了许多产业制造快乐,许多人仍然不快乐。有的人说,这个世界的快乐很少,有的只是商业;有的人说,这个世界的快乐很贵,想得到更多的快乐就必须花更多的钱;还有的人说,无数的人去挖掘快乐,快乐的资源快要枯竭了。
是我们自己找不到乐趣,还是这个社会缺乏乐趣,还是别的原因呢?
我想起,自己平时喜欢在一旁看小孩子玩耍。世界上最快乐的应该是孩子,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了。他们即使一个人玩的时候,在那儿堆积木、玩玩偶,活在想象的世界里,乐此不疲;如果一个人玩厌了,他们就找别的小朋友去玩。一群小孩子到了一起,那就是快乐的源泉,每一个人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会在孩子群中引发欢笑;他们或者加入这个孩子发起的游戏,或者加入那个孩子发起的游戏;他们有玩具很开心,没有玩具时也可以相互取悦。呵,我没有想到,孩子的特性不但可以取悦大人,更可以彼此取悦啊!
孩子的快乐是简单的,孩子的快乐还是层出不穷的,这样的快乐才是无限的。相反,成人世界的快乐是复杂的,是难以为继的,也就容易枯竭。
说到这里,我要说一下自己对现代文明的怀疑:今天的一定胜过昨天?过去的一定落后,必须一股脑儿用今天的“先进”文明代替昨天的落后文明?想一想文革的时候“扫除四旧”,今天却要想方设法去恢复,那是多么可笑,但谁又能肯定,这类教训后来没有重演过吗?至少,后来不断有古建筑被房地产商人源源不断摧毁。
其实,无论历史怎么发展,文明怎么进步,变化之中具有不变,其中就包含了我们的乐趣。乐趣是人享受自己的方式,乐趣是人满足自己的方式,更大程度上它只和自己有关,与外界无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古往今来那些隐居独处的,他们比身处闹市、位居高官的人,享有更多的乐趣,留下了更多关于乐趣的故事。他们是陶渊明、林和靖、张志和等等,他们是卢梭、康德、华兹华斯等等。
谁剥夺了我们生活的乐趣(日更第八天)乐趣不同于科学技术,很多时候是永恒的,因为它反映人类的本质。想一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曾经流传着男女授受不亲,男人和女人碰一下手,等于有了肌肤之亲,等于触犯了人伦关系,这也导致,那时候男人和女人在一起,相比今天更加充满乐趣;还有我们今天看到的诸如京剧、昆剧、越剧,一旦你深入进去,就会发现,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传达出一种意义,让人产生一种乐趣,这种乐趣如此持久和深刻,以致很容易就让人上瘾。我们今天有什么娱乐节目能达到这种效果?几乎没有。著名收藏家王世襄先生自谓“玩物丧志”,却从另一方面展示了我们民族的心灵史或者说乐趣史,那是失传已久的斗鸡、斗蛐蛐、养鸽子、放鹰等玩的技艺。
现在让每个人思考一个问题:当你想到乐趣这个词的时候,首先想到了什么?没错,是金钱,是买买买。那个“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的时代早已经过去,尤其在城市里,房地产商人一宣传,让人感觉清风明月都是要用钱买的。我们误以为乐趣需要用钱买到,我们甚至连如何娱乐自己都不知道!一切都成为商品,乐趣成为商品,人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为商品。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人类堕落的开始。从这一刻起,我们不知道真正的乐趣,我们找不到乐趣,再也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乐趣。
如果说我爱自己,许多人第一反应会说:这是没有用的,世界上哪一个人不爱自己?是的,世界上很多人也爱自己,但不知道如何去爱,他们误以为买买买是爱,误以为被欲望牵着走是爱,这都不是爱,许多甚至是害。知足常乐,适可而止,不被现世的繁华迷住眼睛,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这才是爱自己。
爱自己,何其难,又何其容易?惟其如此,快乐才离我们如此之近,快乐又离我们无比遥远。
还犹豫什么?向着快乐,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