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
创业 | 我想接受的教育是有感情、有温度、有灵魂的,你呢?

创业 | 我想接受的教育是有感情、有温度、有灵魂的,你呢?

作者: 交互空间君 | 来源:发表于2017-06-20 10:06 被阅读13次

♥ 教育从心开始,点击蓝字关注交互空间

写在前面

许知远在《十三邀》的节目里讲:“人们是带着偏见看世界的。”而这种偏见,在我看来恰恰是你切入世界的角度,会成为你想撬动所有资源,发挥所有潜能,去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我一直很感恩,因为在18岁那一年,我触摸到了我的偏见,我找到了一项我热爱的事业。这样的一份事业,远远超出了我的个人需求。It is much bigger than myself.

好像咱的教育里缺了点啥

从小到大,我好像都有一颗比一般孩子年老的心,过早地脱离了天真无邪。像「小大人」一般,爱琢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且极其敏感。我不动声色地琢磨着每个人的心思,去扮演他们喜欢的样子,不轻易表露自己的心意,永远做爸妈及众亲戚间的和事佬。久而久之,这项技能,居然已经成为自己生存的必须。

同样不善于处理情感关系的爸爸妈妈,没有察觉出我的「不同」,只是以为我就是大家所评价的那样「沉稳」。

同样没有任何情感学习内容和心理支持体系的学校,没有帮助我早早地认识自己的「问题」,只是以为这是属于我的「成熟」之处。

直到高二有一天,忘了因为什么事儿,我极其沮丧,同桌看出我的不同,问我怎么了,我却无法找到合适的词汇表达出自己的情绪。那一刻,我才发现原来我从来不曾向任何人表达过我的消极感受,我不开心的记忆。我隐隐感觉到,之前的成长中我缺少了一个很关键的部分。

当我逐渐脱离熟悉的城市,当我开始谈恋爱,「情感冷漠」「情感表达困难」的症状越来越明显,我清楚地意识到,在过去的教育中,我缺少了什么。

作为孩子的我,缺少了来自于家庭、学校、甚至社会的情感教育,而这样的缺少,来源于我身边的大人们也从来不曾接受过情感教育。这不是一代的问题,而是一个正在延续着的代际问题。

不是每一个孩子的「缺陷」都一样,但不同的表现,最后却往往指向同一点——情感教育的缺乏。

在北京孤独症康复机构当志愿者的2年中,我看到课程内容中各种技能训练完备,但却看不到老师和助教与孩子之间有温度的互动;

在北京周边的城中村流动儿童学校和社区中,我看到各种物理设施越来越好,但家庭、学校、和社区却并未对这些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进行心理的长期系统的支持;

在陕西贫困山区连续几年的支教中,我看到留守儿童、住宿儿童、乡村教师都面对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在会宁的学术调查中,在我到达的几天前,一名高三学生亲手捅死了自己的母亲并藏尸一周,只因为陪读母亲又开始唠叨和奶奶的矛盾;

在我身边很多有着极好学历的同学,依旧坦承,“缺少情感教育,想要有温度和有灵魂的教育”……

管理者们了解一切问题,但因为教育体系太过庞大,而资金又相对有限,只能用于解决容易被「量化」「被看见的问题」。

后来到美国学习政治与教育,我急迫地想要寻找一种系统性的方案,去解决我所看到的问题——中国城市和乡村都普遍缺少的情感教育,我以为解决的关键在于政治,在于体系。

直到我认识了HOPE教授和她所教授的The Family As Educators,我找到了自己可以努力的方向——从家庭单元入手,去发展和普及情感教育。

图:HOPE教授的课上

在那堂课上,我的结课展示作业的内容是——关于情感模式的代际重复(以我自己家三代的情感表达方式入手)。那节课结束之后,我收到来自2位美国同学和HOPE教授的长长的邮件。他们表达了同样的、对于将情感教育融入家庭、融入学校、融入社区的强烈愿望。

图:课上的同学写给我的邮件

图:1年后与HOPE教授聊交互空间

那一刻,我知道了,情感教育的事业不是属于一个国家的,而是属于世界的。于是我发现了更多在做同样努力的前辈们。

当今世界第一名的成功导师,安东尼·罗宾,曾在TED演讲中强调了情感对于一个人生命的塑造性力量,他说:

我在这里,是因为我相信情感是生命的力量。

“ I’ m here because I believe emotion is the force of life ”。

在美国学校体系中,致力于推广社交与情感学习的先行者Karen Niemi 曾在采访视频中对广大教育者和家长们说: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子?你想让他们快乐、健康,有能力与他人建立连接,拥有制定目标和决策的能力。如果我们不在家庭和学校里教育他们这些,那么会有很多学生都无法拥有这些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生活技能。”

“What you really want for your children? You want them to be happy, healthy, able to relate other people, have the ability to set goals and to make decisions. If we don’t teach them in family and school, a lot of students won’t get these most basic and critical life skills. “

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英籍瑞士裔现代哲学家阿兰·德波顿,在十年前创立了The School of Life,用治愈性的视频、书籍、和游戏来帮助人们学习和重建情感技能(作者注:德波顿在采访中使用了“Emotional Intelligence”,但在中国当今的教育体系中,情商却失去了原有丰富的含义,因此在此处翻译成为情感技能)。他说:

“我之所以成立The School of Life,是因为学校忘记教会你太多我们立足于这个世上所需要的东西。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管理自己的事业,如何养育孩子,如何追求友谊,如何更好地面对焦虑和死亡”。

“I started it from a sense that schools forget to teach you so much of the stuff we need to get by in this world. Where is instruction in relationships, in the management of career, in the raising of children, in the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the wise approach to anxiety and death.”

当世界有一群人都在做这件事情,也许你拥有的就不再是偏见,而是一种共识。而当共识被建立起来,那么一场新的教育革命就会出现。这场革命,我想称它为心灵革命。

为什么在中国要进行情感教育?

两年前的我,对于“为什么”始终有些模糊。而两年后的今天,却越来越清晰。

当下的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趋势,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大城市打工,远离了自己的家人和家乡。2015 年,中国大概有将近2 亿的农民工,并且伴随着每年10%的增长率。由此,也出现了580 万的留守儿童。调查显示,30.3%的留守儿童都有不同形式和程度上的心理疾病。相较于在父母身边生活的孩子,他们有更高的风险患上心理疾病。

中国高压的考试环境,让“拼娃大战”层出不穷,家长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养育责任的同时,家庭之间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和代际关系愈发紧张。焦虑十足的家长愈发重视学术成绩,以“全面发展”为名,将无数的课外班塞进孩子的业余生活,愈发轻视情感表达与社交能力的发展。

相伴而来的,研究显示超过3000万的青少年处于亚健康状态,自杀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最大的死因。心理学家表明,这些虽然与孩子个体的性格和成长经历有关,但也显示出中国家庭普遍缺乏与孩子的深度接触、缺少对孩子情感的关注。2016 年《中国家庭教育调查》显示,10.3%的家庭表示与孩子存在着沟通问题。相较于师生和青少年同辈之间,亲子之间的沟通,已经成为中国家长最头疼的问题。

除了着眼于现在的问题,我们还应该发现风险,防患于未然。中国二胎政策的放开,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以及人们婚姻价值观念的变化(中国从2007-2016 年结婚率下降,而离婚率持续上升),都将对悄然变小的中国家庭结构和价值观念产生极大的影响。作为家庭核心主导的父母,如何更有效地、科学地应对现阶段社会和政策变化,将成为决定孩子和家庭发展的关键。

教育始终是一项需要面对未来的事业,作为教育从业者,甚至任何一个与教育发生联系的人,我们需要前瞻性地预测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诺贝尔经济学家Heckman 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显示,非认知技能已经成为未来劳动力市场中可以获得比较优势的重要指标。21 世纪学习的研究报告(P21:Partnershio for 21 Century Learning)也说明了包括合作性创造、沟通、环境适应等等非认知技能在未来教育中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环境,而非认知技能正是在家庭良效的互动关系中习得的。

情感教育这项事业,是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都需要实践和坚持的。但面对庞大臃肿的学校和社会体系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现状,从家庭入手,从家长自我的意识和行动改变开始,无疑是最快最有效的方式。

什么是情感教育?

在发展并推广一个之前被忽略的东西时,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也极其艰巨。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情感教育」,如何定义「情感教育」。

在Karen Niemi所创建的非营利组织中,美国的专家和学者将情感教育定义为“社会与情感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具体而言是指贯穿在教室、学校、家庭和社区中的学习,包括了5种技能

那么究竟在中国什么是情感教育呢?

它也许是一个贯穿于一生之中的教育,存在于各个阶段:当你出生,早期教育与照顾自己的人所建立的依恋关系成为一切的开始,你开始学习理解情感、表达情感,在家庭中习得情感模式。而进入学校、到社会,你学习如何与他人和环境建立关系。

它也许包括了各种关系的形态,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和代际关系……

它也许……

情感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以人与人相互依存为基础的关系社会中,这样一个以家族代际传承为根本的文化环境中,情感教育可以用更多维度来定义。我在努力寻找着答案,我们的团队也在努力寻找着答案。

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在前几天的2017腾讯互联网公益分享大会上,在李一诺女士的分享时间,她说:“一个复杂问题的解决,更需要创新”;在Facebook CEO扎克伯格做客Master of Scale节目时,他说,“我从来没想过Facebook会成为全球性的社交网络,是在不断的实践和改变中,我才知晓做事的正确方法”。

实践出真知。想要推动情感教育,我们需要在每天的实践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力去解决问题。而最好的方案,仍旧需要更多的人、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探索。

2013年8月,在贫困县的小山村里,我尝试用情感心理学工作坊,以孩子们为主题思考了自己与家庭、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图:2013年的夏天,七个人的支教)

2014年1月,在城市社区中,我开始了50个家庭参与的将近9天的家庭情感工作坊。那次的工作坊,让爸爸妈妈和我的整个家庭发生了新的改变,他们也加入到情感教育的学习中来。

而那一批50个家庭,在4年半之后,绝大多数的家庭依旧与我在一起。而当时的我,变成了更强大的我们。

2016年4月~8月,同样在贫困山区里,我们用科学的社会调研方法,在社区观察和对比研究的基础之上,又一次开始了情感教育工作坊的尝试,这一次我们关注了孩子与家长、与老师的链接,并开始思考如何支持教师成为发展乡村孩子情感教育的关键。

2016年8月~现在,从线下亲子工作坊,到线上自媒体微信号和家庭社群的运营;到以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为专业基础的课程设计;到与家长领袖的合作;到将公益项目和商业项目划分开,采用不同的思路和团队经营;到转向与幼儿园、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合作;到新的线下家庭情感旅行项目的设计和筹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踩了不少坑,但同时我们也更加明白如何平衡自我期望和中国家庭的现实需要,如何和家长、学校、社区一起挖掘教育意义和建立情感链接,如何从一个人的发起,变成一群人的共同愿景和行动。

当“小我”越来越渺小,我也愈加体会到什么叫做真正的目标感,也感受到自己越来越丰盈的内心。这一刻,我似乎填上了曾经缺少的那个部分。


相关文章

  • 创业 | 我想接受的教育是有感情、有温度、有灵魂的,你呢?

    ♥ 教育从心开始,点击蓝字关注交互空间 写在前面 许知远在《十三邀》的节目里讲:“人们是带着偏见看世界的。”而这种...

  • 教育是有温度的

    [幸福路人 宋艳俊 平顶山郏县 坚持分享第333天 2018、7.12] 家是讲情而不是讲理的地方,情暖心则暖,心...

  • 教育是有温度的

    陶行知先生曾经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一个冷漠的眼神、一句刻薄的话语、一...

  • 教育,是有温度的

    疫情三年,大自然用其精巧的实验设计告诉人们,教育是有温度的。疫情来临时,将以往的教学分成了三种,第一种是线下...

  • 我想,孤独是有温度的。

    这是我第一次看阿sam的作品,之前他还出过几本游记,都有听说过。说道他是个一直行走在路上的人,一年四季都乐于在世界...

  • 【教育随笔】用爱浇灌花朵,用心成就教师

    我们时常说:“要做有温度的教育”。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有温度的教育?我想就是爱吧。爱是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

  • 有温度的教育

    最近,我们国家教育领域的大动作一个接着一个,先是“民转公”,接着“双减”,然后,新的教育部党组书记怀进鹏走马上任。...

  • 有温度的教育

    在浩瀚的中国东海岸,有一座美丽的小岛——崇明岛。地处崇明岛国际生态园区有一所学校——上海新纪元双语学校,这是一座1...

  • 有温度的教育

    “学校更应该注重启发和唤醒学生对知识背后的动机问题的认识,以培养他真正的想象力和对问题的质疑能力。教育不应该...

  • 教育,是有温度的(续)

    周一的一篇文章《教育,是有温度的》是我四年简书经历中,反响最为热烈的。读者纷纷为这位老师点赞,同时感慨孩子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创业 | 我想接受的教育是有感情、有温度、有灵魂的,你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ro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