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学时一个同学看我吃饭时曾经问我,“你竟然敢吃馒头?”当时着实惊讶了一下,我就是吃着馒头长大的,这馒头难道有毒不成,我反问,“为什么不敢呢?”“你不怕胖吗?”原来如此,接着就给我讲面食与肥胖的关系。
的确很感谢这位同学的提醒,但却没有言听计从,此后依然死不悔改地吃着面食。一方面是反抗不过从小养成的胃的习惯,另一方面也大约觉得不能完全把肥胖的锅都甩给面食。其实,不管面食还是米饭,吃多了大约都会胖的吧。更重要的是看到自己似乎从来也没有太胖过。
喜欢吃面食,所以经常和面,在一次次的和面中也越来越娴熟,越来越喜欢。和面看似简单,但却也是个技术活,我练了很久才渐入佳境。
和面时,面、水、酵母的配比要恰到好处,水的温度也掌握好,否则面或是软了,或是硬了,做出的食物都不太好,软了做出的馒头会耷拉,一点不成形,看着就没有食欲,硬了则容易爆裂,也不美观。水的温度也很重要,水凉了,酵母的作用不能发挥,烫了则会把酵母中的菌群破坏,面还是发不了。以手摸着有点暖暖的,但不烫手最为适宜。一切都是刚刚好的状态才能成功地和出一块成功的面来。
什么事情不都是如此呢?过犹不及,恰恰好才是最好。就如生活中的柔与刚,亲与疏,张与驰,宽与严,哪一个过了都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一切都要掌握好一个适当的度。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都要有一个恰当的照顾,工作,爱情,友情,哪一个方面没有处理好都不能成就完满的人生。
面好要,还要不断地揉,揉面的最高境界是三光:面光,手光,盆光。老家有一句话,“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媳妇现在当然不能打了,甚至因为彩礼水涨船高的缘故,对媳妇的态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差不多快要供着了。但面的确还是越揉越光,越揉越好,不管以前还是现在。
面在手里要不断地经受各种按压,各种摔打,各种揉搓,才能成为一块光洁的面。就像完成一件艺术品要不断打磨,写好一篇文章要不断修改一样,人生要过好也要不断修炼一般,经历各种挫折,磨砺,才会收敛锋芒,变得越来越坚韧,越来越温和,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美丽。
和好的面要在适当的温度下发酵,发酵的时间和所处的温度有关。面的发酵也要掌握好度,没有充分发酵或发酵过度了都不好。面没有发好,做出的食物则不蓬松,发过了,食物则发酸,也不好吃。
一次发面忘了时间,当打开面盆时,面面目狰狞,膨胀地像要从盆里跳出来一样,其实面还是那些面,这一过度的膨胀便变了形,丑陋不堪,没了面样。人也像发面一样,不能过分自卑,也不能骄傲自满。自卑就像没有发起的面,小而硬,让人不愿靠近,骄傲则像发过了的面,眼睛上扬,不仅样子难看,还散发一股难闻的味道,让人避而远之。
发好的面,做什么都可以,你可以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发挥自己的技艺。一块面,可以变成馒头,包子,也可以做成花卷或是大饼,还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的面塑,兔子、鱼、花什么的,一切随你。面的可塑性大约是一切食物里最大的。
我经常是一面三吃,一块面分三份,一份做父母最爱吃的包子,一份做孩子最爱吃的烙饼,一份做爱人最爱吃的花卷。虽说众口难调,但一块面都可满足。
孔子说:君子不器,人不能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用途,应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角色中都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如果一定要做一个物,我愿意做一块面,可以变成不同的形状,活出多样的精彩。
不记得自己和过多少次面了,只知道每一块面都是不同的,每一次和面,做面食的过程都是很享受的。看着面在自己的手中不断变得光洁美丽,变出各种形状,各种美味,就像完成了一件艺术作品一样高兴,看着家人吃得心满意足的样子,我就幸福满满。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