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深度思考想法
我找到自己拖延的根源

我找到自己拖延的根源

作者: 冬眠小熊 | 来源:发表于2018-07-24 01:36 被阅读70次

文/冬眠小熊

我找到自己拖延的根源

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度量,不偏不倚,每个人一天24小时1440分钟。可是最终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我们感叹时间都去哪了啊?可是更可怕的是时间的匆匆流逝,而自己却变得越来越“丧”。

一段时间感觉自己很疲惫,每天从清晨到日暮,忙忙碌碌忙完工作还想着工作之余八小时做出点辉煌来到头来身心疲惫。

早早的做好了规划,读闲书,写文,讲课,练车,还有大量的专业书籍,到头来一件都没有做好。每天还特别多忙碌,总是时间不够用,勤勤恳恳,其实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有多么的无奈。

我相信在这颗星球上,有无数人和我一样日复一日地奔波忙碌,谨小慎微,循规蹈矩。对此不能说我们不勤奋,我们的确一直都在忙,只是忙得就像一群疲于奔命的无头苍蝇。虽然勤奋效率极低,价值也极低,而且几乎毫无乐趣可言,回报也因此少得可怜,最终很多事情就摆在那里,不知道到底该做不做。

你羡慕的东西永远是别人的,你羡慕的人永远是在质朴的坚持自己所爱而所得。我变得越来越焦虑,三十岁的人生自己有什么样的资本,除了上班自己还能让自己自豪的有什么?焦虑是常态,可怕的很多计划一拖再拖最终变得越来越焦虑!

有人说世界上最苦涩的水果是“当初如果”。如果我也和她那样不管后面如何先去做,今天也有成果。如果我能够少选择一点,我会在执着的这一点上做出成就。如果我能昨天把那本书看完,上次就把那个专栏的封面全部做完,不至于拖了好久想起来,又再次消耗时间。

我为什么这么拖延,处于焦虑的漩涡。

叔本华曾说:“你只能做你想做的,但不能要你想要的。”这是极具人生智慧的一句话

01

很多时候,我发现之所以会不断拖延,就是因为我只想着要自己想要的,然后为此急功近利地去做一些我打心眼儿里不喜欢做的事,结果越做越烦,因此成为拖延症患者

每个人都有惰性,都想着能够清闲一点。谁都想着不用被太阳晒着奔波,也能赚到钱,谁都想着自己不用太努力就可以得到成就名誉。但我们也知道没有付出何来回报,如果有所得那才是最大的欣慰。

当我们打心眼儿里最想做的事的时候,我会干劲十足,我会高度自觉地去完成每日工作计划,新想法和新创意会源源不断地涌进我的大脑。拖延吗?估计会恨不得夜以继日地拼尽全力呢。

拖延是因为你用表面麻醉了自己没有把事情放在可控制得实质性的事情上。

02

拖延的习惯一直持续下去甚至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就成了拖延症。厌恶或憎恨患上拖延症的我们,想治愈拖延症,但我们有没有想过,不断拖延的是不是一些你打心眼儿里不想做的事。你为什么硬着头皮做你打心眼儿里不想做的事?你这样做肯定不是为了讨好你自己,而是为了讨好别人。

当我本该给自己做好了计划,为了成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我报了专门的课程,买了大量的书籍准备打基础。可是另外参加的活动却要让我腾出每天大约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去参与,甚至还需要下个月持续的参加其他活动。而我打心眼里不喜欢,虽然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在哪方面努力。但是为了不令别人失望,为了给别人好印象我强忍着报名参加。却让自己牺牲休息的代价做我想做的,结果专注力不够,我就畏惧,也就只能搁置着,再次让自己焦虑自责。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超我是高于本我和自我一种凌驾于道德至上的东西。为了附和别人,压抑自己的本我。为了让被“超我”压抑得半死不活的“本我”重获生机和活力。这需要大量的阅读、思考和行动。有针对性地阅读一些心理学著作和文学著作。自我调整,做最好的自己。

03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过度贪婪而患上拖延症。在很多人眼中,过度贪婪的欲望看上去很像是梦想和希望,但这是一种误导,因为过度贪婪的欲望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它就像是一个无底黑洞,它让你永远患得患失,永远都处于一种烦乱焦躁的状态之中,它会很快掏空你的精力,掏空你的一切,让你因身心俱疲而不断拖延,直至彻底放弃。

在简书的平台发现很多优秀的作者,他们并不是有多好的文采,多高的阅历,也并不是学富五车,而他们的文章得到很多的好评,而且写的越来越好。但五一有一个特点,除了工作之外他们唯一研究写作,深究个中精华,不同的题材、风格、专题,从外行到内行,从肤浅到深刻甚至成为专题编委。

这个也要那个也想,上进是好的,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目标和核心,确实就是最大的消耗,完全是超负荷的,这样去干,干不了多久,人就快崩溃了,这时身心俱疲的你有了想要拖延的想法,这其实是你的身体给你发出的信号:“你需要放松一下,否则你很快就会累垮了。”如果你无视这个信号,还咬牙硬撑,很快你就会生病的。

我们不可能把每条路都走一遍。必须执着于一条道路才能获得成功。我们必须有一个终生追求的目标,其他的则从属于这个目标。集中精力去做就会有成果。然而很多时候我们的贪婪让我们失去了长时间集中精力的能力。

04

有时候做很多事情之前,总想着准备完备,自己去把方方面面学会了再去做,或者总觉得自己没准备好,可能会发挥的不好,得不到认同,只有当自己觉得近乎完美的时候才去行动,可是与同一起点的人相比已经落后了,因为别人已经在侃侃而谈自己的经验了。有时候经验比理论管用的多。

有人说:病态地追求完美是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一件事,病态完美主义就像一个心魔,它会彻底搅乱我的生活,甚至还会彻底吞噬我的生命。

张越曾评价电影《阿甘正传》男主人公阿甘时说的这样一段话:“阿甘就是看到一个目标就走过去了,别的人是看见一个目标,先订一个作战计划,然后匍匐前进,往左闪,往右躲,再就看他闪转腾挪活得那叫一个花哨,最后哪儿也没到达……” 很多人在做事之前,总想制定完美的计划,等待完美的时机,结果他们就像张越所说的那样,最后哪儿也没到达。

纵观哪一个成功者都不是一蹴而就,想着去创业的那一天已经做好万全的计划和策略,哪一个不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如果万事俱备那就不用做任何事了。追求完美也就成了拖延的另一个借口。

拖延就是我们的一种反抗方式,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而我们能够去执行好的一定是自己愿意去做的,并且在一定的人生规划范畴之内。

什么都想自己干,这个世界你干不完,精准定位。而不是用想要的事情掩盖了想做成的事情,而且适得其反让自己一再拖延,最终一事无成。

相关文章

  • 我找到自己拖延的根源

    文/冬眠小熊 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度量,不偏不倚,每个人一天24小时1440分钟。可是最终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我...

  • 滚蛋吧,拖延症

    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接受自己,最后,成为我们自己。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我们认清了自己的内心,找到了拖延的根源...

  • 励志干货|理科生是怎样战胜拖延症的?

    长期以来,我有严重的拖延症,知道我找到了一切的根源。 为了去了解为什么会拖延,首先你得有消除拖延、彻底将它从你的生...

  • 第一部分:拖延VS行为

    了解你自己 1.拖延的根源: (1)情绪根源:内心感受,恐惧,希望,记忆,梦想,怀疑,压力。 虽然为了拖延而批判自...

  • 《拖延心理学》帮我找到拖延的根源

    《日报》一个整版,需要6000字,配几张照片。一周的时间。不到关键时候不愿意和领导沟通。阳台的四个苹果放了三周,一...

  • 瑶瑶领先20160721《拖延心理学》

    拖延的根源 1. 心理根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矛盾 2. 生理根源:大脑中的拖延基因 3. 文化根源:家庭如何让...

  • 想尽办法开始做一件事

    在这个为期五周的项目中,我将帮助你找到拖延症的根源,并给出强有力的、行之有效的策略来解决引发拖延的潜在问题,而不仅...

  • 拖延的根源

    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度量,不偏不倚,每个人一天24小时1440分钟。可是最终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我们感叹时间都去...

  • 拖延的根源

    拖延是很多人有时会犯的毛病,不过有些人就是不一样,事事都拖延,而且已经形成了习惯。 为什么有些人就是特别能拖延呢?...

  • 拖延的根源

    ​拖延是一个困扰很多人的问题。 确实也是,因为拖延我们很多应该做的事情最后却没有做,应该拿到的成果也没有拿到。说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找到自己拖延的根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ws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