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用了整整五本书,来讲述心理史学的由来和理论雏形。
简单引用一些书中的原文,姑且当作定义——
“理智不会传染,情感才会。群众人数越多,就越容易收到情感而非理智的影响。既然情感只有少数几种,不像理智那么种类繁多,群众的行为自然要比个人的行为更容易预测。这就意味着,如果有人想要建立能够预测历史走向的法则,就一定要以众多人口当作研究的对象,越多越好。”
“就全体人类而言,任何一个人的生死都不重要。但人人都会对人类整体作出贡献,因而成为这个整体不朽的一部分。这个由所有的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类——所组成的整体,就好像一幅有几万年历史的织锦,从古到今,这幅织锦越来越精致,整体构图也越来越美丽。任何人都只是织锦里的一根丝线,和整体比起来算得了什么呢?将心思专注在整幅织锦上,别让一根丝线的脱落影响了你。也因此——人类整体比人类更加重要。”
人类个体的思想和选择难以捉摸,然而人类汇聚到一起的作为整体的选择和心理预判从统计学角度来说似乎是一件可能完成的事。研究人类整体,从而推测出未来的走向,相应作出行动和反应——这就是心理史学的构图。
这是不可能的吗?不见得。
20世纪30年代,弗洛伊德开始尝试用群体性的心理理论分析历史人物个体,在此前后也有个别学者进行相应研究,但在此阶段,大部分学者的研究还是将历史分析法和心理分析法孤立起来地关联。
1951年,阿西莫夫作品中出现心理史学的概念与解读。
1957年,西方开始兴起“心理史学”的研究浪潮。
似乎很难说是谁影响了谁。
当然,自古也不乏对心理史学研究的批判,其中较为广泛的说法便是,群体心理不可作为对历史进程的预测和研究,因为事物的发展除了群体心理以外,还受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种社会环境的影响,脱离社会环境看群体心理是非常局限的。
然而在那个年代,阿西莫夫便已经想到了这些——
他笔下的心理史学,概念比如今更广。他笔下的谢顿,用心理史学安排好了所有布景。
心理史学的发展,起源于帝国的衰亡,帝国衰落后,群雄纷争,人类将会面临长达三万年的战争和黑暗。为了缩短重新统一的时间,谢顿用心理史学部署了巨大的一盘棋,他要建立一个基地,他要这个基地跨越所有危机,引导人类将黑暗的三万年缩短成一千年,井井有条地等待光明时代的到来。
在谢顿的心理史学里,他融合了对社会环境的预测。他知道一个学者所在的星球,军事发展是弱点,所以他预测了一个互相制衡的局面,让基地在四面强敌中成为一个仅存的平衡,保住独立。他知道互相制衡的局面终会被野心者打破,所以他预测了宗教的力量,用信仰让基地战胜攻击者。他知道社会架构建立好后,经济发展会成为社会矛盾的导火线,于是他适时安排了贸易发展。他知道群体的行动可能会被个体所干扰,所以他安排了第二基地在暗处,时刻准备纠正计划进展中的偏差。
军事、宗教、经济、阶级……所有的社会因素都融合在了阿西莫夫笔下的心理史学里。
谢顿的心理史学,自他死后五十年开始,一直见证着基地的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