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间烟火
人间烟火气 | 最抚凡人心

人间烟火气 | 最抚凡人心

作者: 9ad3df10189b | 来源:发表于2020-03-06 13:34 被阅读0次

9年前的某天,上海虹桥机场开往人民广场的的士上,谁也想不到5分钟后,伴随着砰的一声闷响,即将发生一场小型车祸。

的士的后排座位上,坐着一个穿衣有型谈吐自如的香港男人,其名Francis Lam。

车祸发生后,我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带他去附近医院,鞍前马后折腾数小时,所幸并无大碍。

为表感谢,Lam先生执意邀我共进晚餐,并回酒店换了一身较为正式的行头,才去往他熟悉的餐厅。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食昂贵料理,大部分食材并不常见,虽然菜品新鲜、摆盘精致,却令我暗自咂舌单品千元左右的价格。

这餐友好而诚挚的晚餐,如白炽灯般刺眼的让我看到不同圈层之间,即使只是一餐饭,都有着如此之大的落差。

那一刻,我为自己24岁的年纪,打着知足常乐的口号而裹足不前,感到羞愧不已。

重新审视了曾经自以为是的努力和骄傲,原来当内心太过于满足时,或许只是身处的世界太小。

7年前的某个冬天,MS从新加坡特意飞回上海,我们坐在外滩5号的M on the bund庆祝某个高光时刻。

在人声鼎沸中,好味的米氏蛋白饼和三文鱼塔塔,和着一支红酒,将好心情推向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和交谈声中。

近在眼前的外滩景色,星光点点,五彩斑斓,好似时光交错中《上海百年》的繁华浮沉再现。

漫漫人生路,难得的开心时光和美好回忆,正是因为有食物作证,才可以令人如此回味无穷吧!

5年前在香港去往广州的火车上,对面坐着仪态优雅的Alice,五十多岁还秉着一股精气神的女人,我自是非常欣赏的。

隔着20多岁的年龄差,我们却成为忘年交的闺蜜,她用自己的人生智慧,一直给予我关于女性成长和美的分享。

每每在香港约下午茶,Alice必带一份精致点心,再一起品尝正宗的意大利餐。许是因为其女远嫁意大利,才令她有如此执念,以作想念。

观塘创纪之城常去的那家意式餐厅,简约大气。颗粒饱满的橄榄,加上层次丰富的牛油果和干奶酪,初食意大利的沙拉,叫人味蕾惊艳。

那些悠长惬意的下午茶时光,每每令我想起,都充满无限怀念。

3年前的深圳大梅沙,同远方而来的两个Andy一起吹着海风食海鲜,大蟹鲜虾蛤蜊,配上冰啤酒,一个下午都变的鲜香散漫。

南方的天气咸湿温润,听着美德两国人嬉笑互怼,烦恼似乎总难积蓄力量,轻而易举间就被吹散在风里,飘向大海深处。

海鲜中我最喜食虾,无论蒸烤焗炒煮,统统来者不拒,尤为最爱的莫过于泰式冬阴功虾。在因公出差泰国的数次间,因为餐餐冬阴功,还被那边同事戏称冬阴功忠粉女孩。

但某次在日料馆,因食生虾饮生啤,居然遭遇海鲜过敏。虽然医生说以后只要不食生虾既无问题,却是对熟虾也开始变得心生畏惧,不敢再大快朵颐。

对食物的偏爱,或源于内心欢喜,或源于尝个新鲜,对我来说更匹配后者。

作为回人,在离开家乡前,从不知道粥有咸粥,豆花有咸豆花,也不知道胡萝卜鸡蛋的搭配可以成为一道菜。

在我家乡,鱼头这样的东西是没有人吃的,海鲜市场的商贩,从来都是把鱼头剁掉直接丢弃,哪里会想到外面的世界,还有剁椒鱼头这么一道菜。

到今天为止,虽已尝试了比人生经历还要丰富的各色食物,但同吃货族群相比,却依然是小巫见大巫,加之回人有很多不可食用之物,这也注定了我没机会成为大巫。

不过,在美食的世界,浅尝辄止对我来说已足够。

食物于我而言,比起味蕾享受,更多是一种打开新世界的载体,而新的认知会伴随着这种特殊的载体,落地转化为对不同文化的认识。

美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象征。

兜兜转转间,再度回到上海,人生的轨迹只要不设限,永远不知会如何变化。每一个选择,也没有所谓的好与坏,无论做了哪种选择,都可以实力修正,令自己过的更好。

而今,在知足常乐与努力进步间,找到了自己小小世界里的平衡点。安于现状时,会有个声音说不可以停下;而加足马力停不下来时,也会找到令自己适度慢下来的方式。

这一年多的时光里,无论是和Julian在高岛屋食过的蟹粉捞饭,和Silvio在新天地食过的北欧健康餐,和卫姐在五原路庭院里喝过的高山茶,还是和炜炜在巨鹿路饮过的热红酒。

以及接下来已经约好的疫情过后的烤羊排,都令人在这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想要深深感叹一声:唯有人间烟火气,方能安抚凡人心。

最后,愿我们和在意的人,喜欢的朋友,至亲的家人,开心享用四季三餐,不负余生每一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间烟火气 | 最抚凡人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zbr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