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看完就扔掉的书

作者: 华先生爱 | 来源:发表于2018-12-15 19:23 被阅读43次

    希望你看完这本书后,你将不再需要这本书。

    我曾经一本书放在床头看了两年还只是看到前十页。在行动营学习后看完一本200页的书我大概需要2小时。但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我大概已经花了十五个小时了,也才只看了三分之一左右。而且接下来可能需要漫长的数十年来消化吸收。

    是怎样的一本书吸引我如此细细地看呢?那接下来首先跟大家分享下本书的作者:

    22岁他初登舞台,便斩获金鼎奖

    27岁他妙语连珠,主持摘得金钟奖

    28岁他受众人推举,当选台湾最受欢迎记者

    30岁他成就卓然,开始在纽约的大学教书

    ......

    他是当今文坛最多产、最畅销、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被几代人称为值得珍藏一生的“人生参考书”,就是他的作品。

    现在,他被大家尊为“华人世界的精神教父”:

    培养出了最优秀的儿女,被世人誉为“华人家教的典范”;一幅画价值百万,被各大博物馆珍藏,仁心风骨,捐建学校40所...

    他就是刘 墉,一个集个性和才华于一身的文坛老顽童。

    但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巨匠,这本书,他却在心里藏了二十多年,直到出了六十多本书后,才开始动笔,这本书就是我今天介绍的《说话的魅力》。

    作者说,直到他渐渐有把握将自己在“口语传播”上的学理,生动地诉诸文字。才敢下笔。

    什么是学理呢?作者认为学理都隐藏在生活之中,由生活经验中产生。学理是经过分析之后得到的东西,它能提供我们说话的大原则,告诉我们应有的“战略”。

    所以,作者用了二十多年去犹豫,才把书写出来,等的并非是“学理”,而是五十多年“真真实实的生活体验”。

    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如何不说,如何在别人多说的时候冷静观察,如何使用身体语言,表现“说大人,则藐之”的技巧,如何报道新闻、陈述事实、主持节目,以及调配说话的次序、创造说话的气氛?

      还有,教你辨别什么是真正的“老交情”,怎样的请托较有效,什么是“自我催眠”,怎样不撒没有必要的谎,以及如何尊重你的听众,使你“词能达意”,“言能由衷”?

      当然,你更学到了怎样对待别人的“放话”,以及如何“放话”给对方。

      至于孔子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也不再只是课文,而成为你能灵活运用的“人生智慧”。

      你甚至学到了“断句”、“顿挫”、“重音”、“同音异义字”、上声(三声)音的“变调”,乃至取名字的技巧。

      到了最后两章,你看到了“以进为退”和“以退为进”的许多例子,以及“换个角度看世界”、“换个角度说话”!知道会说话的人,总用言语肯定别人、关怀世界,使自己看得开、看得远,交更多的朋友,也活得更快乐。

    分享下目前为止,有关这本书,我最深的感触是,你也许不知道说什么好,但你要知道什么不该说。

    就像刘墉先生认为,学写作的人应该先学“什么东西不写”,学说话的人应该先学“什么时候不讲”。

    那什么话不讲呢?孔子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思是已经成了的事就不要提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去劝了,既然成为过去就别再怪罪了。

    试想以下场景:孩子因为磨蹭迟到了,你责怪她,都说了让你快一点,你看你都已经迟到。

    你想,这么说孩子已经迟到的事实会改变吗?除了让孩子心里更不好受,不会改变任何事实。

    学会不说有以下几个原则可以参考:

    原则一,无法改变事实的话不说。

    原则二,会造成分化效果的话不说。

    原则三,会伤人自尊心的话不说。

    原则四,谎话不说。我想说的是假使说了慌,千万别用谎言去掩盖。就像我们上错了车,千万别因为投了币而不肯下车,因为那样你只会错过更多的站。

    最后引用刘墉先生的话 “不要因为观众喜欢观看,而做给他看。要做给他看,而且使他喜欢看。”现在,我将《说话的魅力》推荐给你,它是刘墉先生“设计”二十多年的产物,希望您喜欢,同时也希望您跟我一样介绍给自己喜欢的朋友。

      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本看完就扔掉的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jaa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