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指画”,就是用手指蘸墨或色画出的画。
作画时充分利用指甲、指肚、手掌等各个部位进行勾、皴、点、染,以形成不同于毛笔的绘画效果。
我们都知道,中国画往往依靠毛笔的粗细浓淡干湿的变化来作画。
那么,脱离了毛笔,怎样运用新的绘画工具使思维拓展,创造出不同以往的绘画风格呢?“指画”便是画家的一种大胆的尝试。
“指画”首创者当为清代高其佩,潘天寿是继高其佩之后,指画又一大家。
且在高其佩的基础上,将指画绘画技巧加以提高和创新。
潘天寿画过不少指墨画,今以他的一幅《雄视图》为例。
《雄视图》现存多幅,此幅为潘天寿纪念馆藏品。
雄视图画面上,两只秃鹫立于陡峭的山崖之上。
这两只秃鹫一深一浅、姿态各异。
总体来说,这幅画涵盖了很多传统国画的元素。
比如说,国画中强调的“起、承、转、合”关系:
画面从左下角小苔点、小草、小石块作为“起”;
沿着右侧巨大的倒三角山崖外边缘为“承”;
至右上角松针处为“转”;
最后,左侧秃鹫向下的视角与画面左侧的山石、松针相“合”。
画面左下角的松针则为“副起”,沿左侧山石向上,随瀑布回转向下。
“副起”起到了衬托突出“主起”的作用。
而瀑布就像一条用来呼吸的通道,增加了瀑布下方留白处的气的吞吐,使得这一留白处空灵舒展有气魄。
这时我们发现,画中大多数物体:石块也好、花草也好、苔点也好、动物的眼神也好、水流的方向也好……都有一定的方向性。
这些方向都是画家看似无意、实则用心的安排,它们共同形成了气的循环流动。
这也就是中国画强调的“画气不画形”。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小小的地方:比如右上角向下的松枝、瀑布两侧向上的皴线……这样就形成了变化。
再说苔点,就是画面中那些大大小小的点。
这些点有的代表花草远树;有的代表苔藓;有的什么也不代表,只是为了增加画面的空间层次,起到点醒作用。
这幅画中的苔点在墨色浓淡、大小上多有变化,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
而且它们大都聚在一起,相互关联,与少数略远的苔点形成聚散关系,而非各自独立、互不相干。
在位置上,它们基本上都点在画面想要强调的地方,也就突出了空间层次。
这些苔点让画面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味。
试想,如果没有这些苔点,山石周围只剩下了光秃秃的线条,整个画面是否变得单一、呆板了许多呢?
在构图上,画家在画面上形成多个不规则三角形:山石、花草、空白,包括两只秃鹫也形成了三角形。
黄宾虹曾经总结:“积点成线,有线条美;不齐三角,有真内美。”
可见这些不规则三角是中国画审美的一部分。
潘天寿喜爱画指墨画,他认为:
指墨以凝重生辣见长,为笔墨所难到。
在这幅画中,画家用有别于毛笔的线条,表现出了凛然豪迈,充满生机的画面,寓意画家刚直雄强而不失温情的个性特征。
《雄视图》为纸本设色画,纵347.3cm,横143.0cm,现藏于潘天寿纪念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