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是世上最早出现的抽象雕塑之一,蕴含意味深长的哲理,与道家思想互相呼应,彰显天人合一的理想。
中国人的精神大多是儒释道融合的产物,我们的传统艺术美学,多源于自然,于天地之内,生于万物,别构灵奇。你很少看到别的文化,可直接从河边寻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在林间觅一根枯木,不作人工,静置案头,已然成为艺术,自然的造化即是人文审美的最高标准。
明画家造园家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太湖石在水中者为贵,岁久被波涛冲击,皆成空石,面面玲珑。”
自然的审美是脱离世俗的物质观,以及人为制定的价值评判标准。眼光和修为的高度,决定案上石头的美感。赏石之乐,所谓:太似媚俗,不似欺世,似与非似之间,方可妙趣横生。
石头有两次生命:一次是物质生命,万年沉积诞生于地球之表,苍古而悠久;一次是艺术生命,被人拾取欣赏于心神之间,清奇而当下。前者属自然之功,后者乃文人之趣。
山水訓君子之所以愛夫山水者,其旨安在?
丘園,養素所常處也;
泉石,嘯傲所常樂也;
漁樵,隱逸所常適也;
猿鶴,飛鳴所常親也。
-- 林泉高致
拳拳一掌、盈盈一尺的石头,在文人看来是一个大千宇宙。
怪石小而起峰,
多有巖岫聳秀嵚嵌之狀,
可登幾案觀玩,
亦奇物也。
-- 南宋 趙希鵠 [洞天清錄 怪石辨]
一块自然界的普通石头,入室登堂,演变成为一个承载人文审美的艺术角色,其原因并非地理矿产的稀有和物质元素的珍贵,而正是由于作为欣赏者的人,赋予了这些没有生命的石头具有人的灵魂与情感。
萬仞峰前一水傍,
晨光翠色助清涼。
誰知片石多情甚,
曾送淵明之醉鄉。
-- 宋 程師孟
观雅石之气需明理,盲崇于玲珑剔透,险峻飘飞的相石标准,往往沉迷于浮滑、轻佻之俗套。
中国古代赏石之气息即是古代文人的文化人格之气息,静心养正,与天为徒,以古为徒,循章观变,正心在中,定能万物得度。
“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覶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
---白居易《太湖石记》
图片编辑整理自网络
扫码答题进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