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平台,ID:山东秀才,文责自负。
一 缘起
有关于明代灭亡的原因,很多人看到了明末军事上的两面作战:同时应对李自成和后金;很多人看到了明末的阉党和东林党的党争内卷;还有学者开始追溯崇祯的个人原因,急功近利,与臣工不能君臣一体,或者归结到了万历时代的懒政、怠政、奢靡、后宫风云等等。
明朝的灭亡当然会直接涉及到军事上的失败、党争造成的内卷、皇帝个人能力水平不一和奢侈浪费等诸多原因,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基本道理告诉我们,在这些表面原因的背后还有一个明代经济制度的根本问题。
本篇文章参考了一些史料,打算从明代财政的“入”与“出”角度来看分析明代的灭亡原因。其实道理也简单,就像一个家庭、一个企业过日子,都要有收入,要有支出。收入多,支出少,自然积累的钱财就多一些;收入少,支出多,日积月累,坐吃山空,祖先攒的银子用完了,就得寅吃卯粮,就得有赤字。如果长时间不解决赤字问题,一旦边境入侵、起义叛乱、天降灾祸,一点钱粮也拿不出来,那么以上罗列的种种危机,每一种危机都有可能成为一场改朝换代的战争,每一次危机都有可能变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文章稍微长了一点点,但相对于抄来抄去的口水文章,本篇文章在引用的时候会注意辨伪的问题,力求每个数据都有出处,
二 明朝政府财政的“入”与“出”
明朝政府财政的“入”
(一 )明代政府前期的收入主要是田赋,就是缴纳粮食和各种实物,比如布帛、丝绵、棉绒等。后来张居正搞了一条鞭法的改革,除了浙东几个地方还需要缴纳粮食外,都换成了白银,另外徭役也折合成了白银。
明朝的田地,洪武二十六年有850万余顷,这里的一顷等于100亩。这850万顷里约有1/10属于军队屯田专用,产出的粮食用来直接供应军队使用。朱元璋很自豪地说过不费百姓一粒米,养活百万兵的话。
但后来因为大大小小皇庄的建立、宗藩的掠夺,各级官吏的侵占,到了正德年间明朝政府可以课税的田亩缩减到了400万顷,比明初少了一半多。民户从永乐年的2000余万户减少到了900余万,服徭役的人也减少了一半多。
张居正改革,重新丈量田地,政府控制的田亩又恢复到700多万顷,但随着张居正的去世,政府可控的土地又恢复到越来越少的轨道上去了。
(二)商税,明废除了元代开征的各种苛捐杂税,并对舟车丝布免税,正常商品征收1/30。三十税一这个税率是相当低的,明朝政府前期从这里基本收不到什么钱。后来万历年间打了三次战争,也就是俗称的万历三大征,商税开始增加,据统计万历期间一共征收了100万两的商税,但可惜的是这些钱基本上都流入了各级官吏的口袋中。
(三)盐引,大引400斤,后改为小引100斤,全国年产盐117万余引。明朝继承了汉代以来的盐专卖制度,严厉打击贩卖私盐的情况。盐属于生活必需品,所以市场广大。明代的开中法特别灵活。边疆需要什么,就让商人往边疆送什么,送到了之后,发给商人盐引。商人凭盐引到各地盐场领盐,再贩卖到指定地区谋取利润。这种方法节约了大量的官办运输的路费,历来备受赞誉。但因为有利可图,大量皇亲国戚官僚也开始参与其中,具有天然竞争优势的他们,导致了商人参与度越来越低,边疆的物资补给也就出了问题。
(四)茶引,茶引和盐引的制度相似,但茶主要是用来控制边疆游牧民族的,用来换马。后来官僚阶层参与进来后,导致私茶泛滥,进而导致换的马匹质量变差,私茶换来的钱财又没有进入国库而是流入了他们自己的腰包。
(五)矿税,虽然明代因为矿税屡有暴动,搞得民怨沸腾,但一共才收了200余万两的税。吃不到鱼,还弄了一身骚。
(六)钞关税,就是在各个水道要津处设置的关卡。随着财政的捉襟见肘,钞关税也在不断增加。万历初年收了大概32万两,万历二十五年收了40万两,天启一年收了44万两。
其余的门税、海关税等,收入实在是太少。弘治年间门税一年才收将近3000贯,不过是3000两,海关税,万历二十二年才收了29000两,这种基本上禁止海上贸易的状态,让海关税只有几万两,实在是太浪费。
明朝政府财政的“出”
一是军队的支出,前文已经讲过,前期靠军队屯田,不用国家花钱。但事情总会起变化,慢慢地军队的屯田被各级军官和官僚侵吞,已经完全无法满足士兵的军饷,所以明中后期只能靠募兵。这样一来,开支大大增加了。据记载正德年间募兵费用为43万两,嘉靖时为270万两,万历年为380万两。除了正常的开支,还有战争发生,一旦发生战争,开支就不好说了。以万历三大征为例,辽夏用兵费用为180余万,朝鲜之役费用为780余万,播州之役为200余万,这就是1160万两白银。
二是皇室的开支在不断膨胀。
明代皇宫中后宫中的人员,包括嫔妃和差役人员,大致在3000-10000人之间。皇帝和皇后的开支最多,每月最低也要用2万两银子。(据王世德《崇祯遗录》记载:“自神宗以来,膳羞日费万余金。上(崇祯)命尽减,但存百分之一。”)按照王世德的记载,如果按照神宗万历皇帝的标准,光吃饭,每天就是一万两,一个月下来光吃饭就是30万两。崇祯皇帝节俭,每天是一百两,一个月也要三千两的开支。其他人也要按照等级来发放俸禄,具体数目不见统计,但即便按照5000人的规模来算,一月费用10万两不一定打得住。因为皇宫的用度除了追求够用,还要够好。
三是建造宫殿和营建陵园的费用。明初洪武时代建祖陵17处,成祖朱棣迁都后,共建十三陵。据神宗时期定陵的修建记录,用时6年,用银800余万。这笔钱累计起来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四是宗藩的人口在不断膨胀。
明代的宗藩问题确实令皇帝和大臣很头疼,明代的宗藩分封不赐土,列爵不临民,食禄不治事,说白了就是白养着,又啥工作也不让做,不能当官吏,不能当军官,不能务农,不能经商。再加上地位高,生了孩子就有俸禄,这样子子孙孙无穷匮的爆炸式增长状态,国不堪重负。隆庆皇帝时候,有个大臣叫戚元佐给皇帝算了一笔账,要求改革藩王制度,说洪武时期亲王郡王49人,公主9人,现在宗藩人口已经到了28924人,将近原来的500倍。全国供给京师的俸禄是400万石,但如果照实数发放,宗藩就要发850万石。这明显是入不敷出啊。只能减少发放的数额,或让他们自己自谋出路,但这不是要砸宗藩的饭碗吗?又有祖宗之法作为尚方宝剑,全额发放不可能,但不发放也不可能,宗藩改革这事儿就这么一拖再拖,一直拖到亡国。
五是官僚俸禄的支出。
正德以来,文官为二万四百余人,武职位十万余人,卫所七百七十二所,旗军八十九万六千余人,廪膳生员三万五千八百二十名,吏五万五千余人,这样费用如果全额方法就要以千万数。
六是水利事业、外贸海运、学校科举、各级考试。赈灾的费用等等,这里面水利事业开支最多,但对农业生产也有积极作用。据统计,有明一代,水利工程累计22702项。其它的各项虽然不多,但也是开支。如教官全国为4200人,廪膳生员35800人,以沈榜的《宛署杂记》作为标准,一次乡试一县一年花费1700-1800两,三年一次乡试,全国1427个县,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平均下来,每年大约为80万两,这还不算县试、会试、殿试的费用。
三 “入不敷出”导致的种种乱象与明代的亡国
由收入和开支可以看出,政府财政的源头在不断减少,开支却越来越多,负担越来越重,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却没有减少。即便是崇祯个人再勤俭,补丁摞补丁,也无法弥补整个财政制度的巨大漏洞。
所以崇祯只能增加田赋,也就是三饷。辽饷一共加了900万两,剿饷一共加了330万两,练饷一共加了730万两,一共1960万两,而这些银两都是都是从小民嘴里搜刮来的。这是一杯毒酒,喝了是饮鸩止渴,容易导致农民起义,不喝马上就得死。
与此同时代表东南富裕工商业的东林党人又坚决反对从东南征税,皇亲国戚各级官僚中饱私囊后作壁上观,整个国家最焦虑的人成了崇祯皇帝一个人,大厦将倾,只手难撑。
李自成的部队很快就要来北京了,崇祯已经顾不上祖宗疆土的问题了,要调集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回来拱卫京师。他问吴三桂的父亲吴襄需要多少钱,才能调回来。吴襄说,百万。国库没钱,崇祯的皇宫小金库也是见了底儿,皇帝带头捐钱,大臣们装腔作势地附和,但即便是皇亲国戚也来哭穷,最终全朝君臣一共凑了20万两银子。于是崇祯只能眼睁睁看着李自成包围了北京,只能上吊自杀。
100万两银子成为了最后一根稻草,活活穷死的大明王朝啊。
那些皇亲国戚和王爷们,都想着我只要掉头迎接李自成当皇帝,我的财产就变得完全合法了啊。
可是没想到,李自成派刘宗敏来进行拷掠。夹棍直接上,崇祯苦苦哀求,大臣们才捐了20万两银子,刘宗敏却从他们身上榨出了7000万两。这笔钱,据毛奇龄的《后鉴录》中记载:王侯之家得十分之三,宦官得十分之四,宫眷十分之二,商人十分之一。宫内的皇帝的小金库,加上金银器具,鼎耳门环,细丝装嵌,全弄下来,不到十万两。
四 明代亡国的反思
明代亡国看起来亡于军事上的失利,再向前推导,亡于党争,在向前推导,亡于万历,这样推导下去,可以一直推导到朱元璋制定的很多制度上去。但朱元璋也制定了很多好的制度啊,法律的颁布和普及,民间福利的保障,对水利的重视,对官吏的严格官吏惩治腐败等等,所以,这种思路是有局限性的。
反思明代亡国,如果考虑人的因素,那就是对官僚阶层的管理上日渐松弛。在集权制度下,官员在社会地位上享有特殊的优越性,他们丧失了信仰,把儒家的修齐治平当成了追求个人利益的工具,以义为利,成为一个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说起来仁义礼智信,做起来却男盗女娼,贪婪成性,不断兼并小民的土地,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在国家危亡之际,还死死地搂着自己的钱袋子。也是因为这些丧失了信仰的官员队伍的存在,导致了中央政府的收入锐减,根本无力承担守土安民的基本责任。
反思明代亡国,如果考虑财富的因素,那就是明政府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汉代、唐、宋对丝绸之路非常热衷,那是因为可以源源不断地给中国带来货真价实的真金白银。而丝绸也好,瓷器也罢,都是可以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即便是南宋守着半壁江山,仍然可以在财政上较为从容。而明代的海关税,实在少得可怜。这种整体上闭锁的状态,希望把国家所有的事项归类管理的思维,是一种机械的静态思维。而现实世界是不断变化的,要顺应时代,积极应对,不能总想着回到过去。
反思明代亡国,还要考虑到中国皇权的特殊情况。皇权至高无上,可以让社会行动充满效率,而与此同时,皇帝个人的喜好厌恶,可以让人飞黄腾达,也可以让人饱尝人间的屈辱,所以有些投机分子就会投机钻营。皇帝周围的宦官、弄臣就会兴风作浪,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皇亲国戚、皇庄、宗藩成为了明朝亡国的重要因素之一。整体而言,明代的皇家教育实在是算不上好的。一名司机,没接受过良好的驾驶训练,又如何保证车辆在正确的道路上行驶呢?
反思明代亡国,还要看清一些事情的真相。代表东南最富庶地区的东林党打着道德的旗帜,不愿意给国家交税,最后只能去裁撤弱势群体机构,或盘剥已经很贫困的百姓,这时候国家如干柴待烈火,只要有一个李自成这样的火星出来就能瞬间点燃。这也是李自成即便剩下十八名骑兵的时候还能东山再起的原因。
反思明代亡国,还要看到,历代统治者在建国之初往往对百姓还心存敬畏,但时间长了,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第二代、第三代往往不知百姓疾苦,肆意浪费,终于会导致众叛亲离。所以,对社会现状的了解,对民生疾苦的了解,得到真实的情况,听到真话就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