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彻底告别北漂生活后,经常会遇到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
1.我能适合北漂生活吗?能在北京生活下来吗?
2.北京到底怎么样?是否适合我?
提问者,从大哥哥大姐姐到小弟弟小妹妹,涵盖了18~40的年龄层。在我离开了北京5年后,我回头勾勒北京的形象,终于可以做出统一、完整、不容置疑的回复了。请把我的讲台拿来,PPT打开。
想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那么我们不妨先从问题二入手。先知道北京是什么样,你才会真的觉得北京是否适合自己。
立体北京A面:
有趣,活力十足。北京从东到西,无时无刻不是人流攒动,在老家你要坐车到市中心去的三叶草专卖,北京很多超市里都有专柜。同样,各种企业的完善,也是小城市不可比拟的。随便说一个行业,都能在北京这座城市里找到不下十家的知名企业,高工资、高福利、有面子、世界500强……这一点最没什么可说的,随便找一个在北京拍摄的现代都市片,就能看到北京最有趣的一面。
立体北京B面:
圈子文化。我必须说,北京是我见过的圈子文化最浓重的地区。车库咖啡汇集了比特币大咖,鼓楼汇聚了文艺圈大咖与名媛,工体汇聚了夜店潮人,宋庄里汇聚了画家群体,13CULB门口坐着一水儿的长发金属党,几乎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固定聚集地和领袖。甚至在更细分的圈子里,还有非常规(zhi)范(yue)的条条框框。在这里你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但也有可能完全无法融入圈子文化对这个城市感到失望。
立体北京C面:
行业规范,越大潜规则越重。相比较小城市公司完全老板个人心情化发展,北京的商业规范程度毋庸置疑,即便只有十个人都会形成较为完善的企业架构和文化。到了公司,你该做什么、不用做什么,这些几乎都已文字的形式确认,很容易上手。很多人总在忧虑:北京那么多公司,是不是很难在公司里发展?我的认识恰恰相反,只要你能进入这家公司,那么就完全可以顺利度过最初的适应期。但在小城市却不一定,也许你应聘的是文秘,却要连前台、定外卖、收快递、擦桌子的活一起干了。
不仅是企业内部,拜访客户等等,也都会较为规范,即便两家公司私底下藏着什么协议。当年我和朋友去对接公司,双方明明都知道怎么回事,但还是会为了某些项目该如何争执而几乎要拍桌子。
行业的规范,可以让你迅速感受到,真正的商业模式该如何进行。这绝不是小城市里老板抠着脚丫子、叼着香烟,嘴上说着什么“那边是我伙计的公司,明天你就大胆去谈吧,项目是咱们的”的企业能比拟的。
当然,潜规则同样是这些企业存在的。不要觉得,潜规则只在娱乐圈,在北京这个大染缸里,潜规则无处不在,无行业不在。企业越大,潜规则越重。同时,北京的人口当量决定了什么鸟都有,潜规则不仅限于女性,一网下去,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谁也跑不了。
也许,立体北京让你找到了共鸣,却不一定决定你就可以真的能在北京生活下来。这里所说的生活下来,不仅是5年、10年这样的时间,而是你真的可以融入到某个圈子里,并且在圈子里人脉广泛,所有的业务必须在北京完成,你已经完全无法离开这座城市为标准。
接下来,就该第一个问题了:
我能适合北漂生活吗?能在北京生活下来吗?
A.目标明确型
立体的北京,给了你非常明确的目标,在动身之前,你已经想好了自己未来想要做什么。
例如,我要在北京死磕音乐,即便从一开始最低级的唱片公司打扫卫生都没问题;
再如,我想在北京做广告设计,最终的目标是进入中国顶级广告公司奥美,哪怕一开始在一个没工资的广告工作室实习都可以。
简而言之,你有了非常精准的目标,并不容置疑。这一点看似容易,但其实没有多少人做到。那种目标明确的北漂少年,应当是这样的:有一个很向往的行业,来到北京后从最小的公司做起,每年一个小目标,每三年能跳上一个新台阶,不断融入圈子,最终逐渐在北京有了自己的位置。无论金融、地产、艺术,概莫能外。我所认识的能在北京如今扎下脚的,皆为如此。
现实的情况却是:来到北京后没过一年,曾经的幻想彻底烟消云散,被北京的快节奏彻底击垮,终日想的就是房租、搬家等问题,最初设定的目标退位为兼职乃至爱好、兴趣。我所认识的很多北漂少年,尽管酒桌上说起来目标宏伟,但是仅仅停留在“宏伟”之上,没有丝毫的步骤与可持续性。
所以,即便你热爱艺术,但仅仅只将其当作爱好,只是想要业余时间玩一玩,除非才华横竖都溢,北京并不适合你。有那么多想要真正扎根在北京的外地人比你勤奋、比你刻苦,凭什么就让你在北京最后留下来了?
这个世界上,王宝强和岳云鹏就俩,他们那种误打误撞的故事,听听就得了,坚持、机遇,这两个缺一不可,此外还有运气。回头了,我会分享在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见过的经历,给怀揣北漂明星梦的年轻人泼盆冷水。
B.走投无路型
什么叫走投无路型?就是在老家混得极惨,最好没房没车没存款,只有土窑子住。最好家住的城市位于十八线。
为什么要这些设定?因为它们直接打断了自己的退路:回到家,活得会更惨。这一点,我就是典型的反例:一想到回到洛阳有吃有喝,家里有自己的地方住,城市还说得过去各种东西、品牌该有都有,还有一群老朋友,得,混得没劲了,拍屁股走人。
走投无路,必须在北京死磕,这才叫真正的“破釜沉舟”。所以,有的朋友在酒桌上瞪红了眼睛信誓旦旦道:“我这次去XXXX,是破釜沉舟”。我都会冷静地在心里(因为怕他揍我)说:“你不是。”几乎无一例外,类似我这种条件的,最终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选择了回来。
反之,我见过一些留在北京的,恰恰是这样的人:出身农村,绝不可能在当地找到正经工作,回一趟家需要火车倒汽车、驴车、步行等各种交通方式,家门口除了荒山什么都没。他们就是在北京清早的街头干炸油条、北京半夜的街头干烧烤,却比任何人都能在北京待下去。
当然,即便我们没明确目标、老家有房有车有对象由存款,不代表就不能到北京。相比较小城市的沉稳、半熟社交、裙带主义,北京可以在某些时候,给你带来从来感受不到的自由。尤其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来说,当你有了丰富的北京生活经验之时,在和一小撮驻扎小城的井底之蛙同学(注意,是部分,不是全部)交流,你会发现他真的除了呱呱叫之外,就剩桑拿、喝酒、打麻将了。
以上这些,绝不客观,完全我个人的个人判断,虽有理有据,但不一定就让你服。然而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客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