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你今天敬业了吗?
这是个年轻人难混职场的时代。默默干活不戏精不标榜自己的努力,可能被老一辈指责“不够努力”,效率高准点下班会被说“不够上进”或“不够敬业”,仿佛只要不遵循老一辈所认可的职场精神,年轻的职场人做什么都不能被认可。
早在1990年代,台湾就流行“草莓族”的说法,意指承受挫折能力差、不善于团队合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差、工作定性差的80后年轻人。从那时起,逐渐出现类似意思的词汇,用以给各个年龄段的年轻人贴标签。
职场年轻人真的缺乏敬业精神吗?
2016年,GFK公司从研究中得出结论:事实上,1981年后出生的千禧一代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有可能成为工作狂,每年休假的时间也更少。
我们也发现,加班固然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但很多时候问题点并不在于加班本身。人们更希望在工作中得到的平衡不是一个简单粗糙的“小加班休息”,而是“加不加班没那么重要,更希望能从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
实际上,在当今社会,年轻人的职场疲劳感通常来源于一种“敬业压迫”——感觉工作太多?每个人都在默默拼劲,就你抱怨?一定是你有问题;准点下班?担心被问“你最近很闲哦?给你加点工作吧”;周末不想加班?有人嚼舌根“哇,你怎么这么娇气,大家都在工作就你闲”……
01
工作中浑水摸鱼肯定是不行的,但现实往往是愿意努力工作的年轻人,容易被古板的职场“奉献精神”所伤。正是因为职场新人与职场老手们对“敬业”的概念抱持不同看法,在老一辈死守死板型场敬业的主张下,职场新人被打压得只剩困惑和委屈。
如何判别是否已被死板型敬业主张所伤?且看以下特征:
-公司文化以盲目加班为荣;
-员工不追求效率,只追求努力工作;
-准时下班被视为不负责任和太过懒散;
-工作效率比较高或少量的工作与休息结合放松,说明工作不饱和,可能会增加工作;
-所以为什么不在白天聊天,晚上开会,或者加班呢?
-整个公司效率低下,效率高的员工甚至舍不得离开。
受上述表现影响,职场氛围就变得异常奇怪。人们只记得自己工作了多少个小时,而却不太记得自己做过什么。
02
除了死板型敬业,职场过来人对公司“表忠心”的看法同样惹年轻一代嫌。
具体表现为:
-这个时代还在推进“革命时代的光荣与奉献”,如感动人们在工作中带病深入,为什么不把病治好并投入到工作中去呢?
-为领导表演而宣传加班,或者更具体地说,在朋友圈加班;
-专业奉献主要是把公司当作家或温暖的集体,面对无聊的年会和质量发展等活动,也要保持鸡血的地位。
这类敬业标准与工作本身的需要相去甚远,在一家接受此等标准的公司工作,带给你的只会是众多毫无意义的压力。
03
跟第三类“只是完成本职工作却大肆宣扬自己以获取赞美”表演式的敬业相比,上面的都只是小儿科!
此类又以当代演艺圈人士为主流:
-用自己原声表演叫专业?门槛未免太低;
-演员剧本随便划几个批注就值得被夸赞;那读书时候认真记笔记的我不就应该上天了;
-演戏不用替身就被吹捧“明明可以靠颜值吗,偏偏拼实力”。
针对以上行为,请问“敬业”底线在哪里?
当一个概念出现并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术语时,它可以成为服务于原型的工具。从前人们默认敬业是工作中的优秀品质,而鲜少探究敬业它的内核精神是什么。
现在,越来越多职场人愿意给敬业增加新内涵,他们相信:工作中履行自己明确的职责,不甩锅给别人,踏实作奉献,不强推形式主义上的敬业,才算是真正的敬业精神。
那么你呢?你认为当代社会最靠谱的职场敬业精神应该是怎样的?
小官认为,职场中的敬业,指的是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外,还必须从本心出发,不做有违职业道德与伦理的事。当今是流量为王的时代,为了跑得更快和更远,我们需要想方设法博取大众眼球,争当成为职场当红炸子鸡,由此走上人生巅峰。可是,当时尚博主不再产出真实的、有益于大众的打扮和美妆类内容,而是因为收取巨额广告费而写一些不实文章;大V自媒体们为了蹭热点,便输出一些三观严重崩塌、假大空的内容,一时的蒙骗是容易的,但真相总有见天日,到那时,失去了大众的信任,欺瞒者的职场路也将被摧毁。
所以说,在职场中,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制造流于表面的敬业假象,不如毫不保留地将自己全部的热情倾注在工作中,踏实将本职工作做好,这才是这时代最需要的敬业精神。
添一句:
《终身成长》中提到,思维的类型决定而人格的呈现,而思维的方式可以分成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固定型思维的人觉得世界是存量,一切都是固定的,怎么努力也没有用,所以有这样思维方式的人会发展成表现型人格,不在根本上下功夫,而是做足了表面功夫。
而另一种人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想办法让自己更加提升,因为他们相信整个世界是增量的,只要付出就会有一定的成果,所以他们更加愿意下功,让自己的能力提升。而最终因着他们的信念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同样会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