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置县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漫长岁月里,一代又一代平南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属于平南人文化。今天,我们想要追寻平南的文脉,梁状元纪念馆、畅岩怀古、鱼洲雁信是我们不得不谈的。
一、平南状元,文脉起源
中国的文脉源自《诗经》,平南的文脉起于梁嵩。
在平南县丹竹镇和大鹏镇都有“状元庙”,里面供奉的都是平南历史上唯一的状元——梁嵩。许多年前,我曾有幸去丹竹镇的梁嵩状元纪念馆参观。我想,我是喜欢梁嵩状元的,因为他确实值得我们平南人千秋传颂。
遥望鹏山,峰峦叠嶂,怪石嶙峋。梁嵩就是在那鹏山里埋头苦读,以成日后功名的。他与别人不同,他不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因为他实在太穷了,读书之余还得为生计奔波,放牛,割草一样不落。如此的岁月,不知过了多少年。终于,他等来了属于他的机会。
一身布衣,一匹白马,越过千山,跨过万水,梁嵩终于来到了都城广州。他要来这里参加殿试,能否一举扬名,就在此举。
露湿胭脂点眼明,红袍千颗画难成。
佳人胜尽盘中味,天意偏教岭外生。
橘柚远惭登贡籍,盐梅应合共和羹。
金门若有栽培地,须占人间第一名。
这首《赋荔枝诗》便是他此次殿试的作品,他不曾想到,就凭这首诗,他摘得此次殿试的头名,成为南汉白龙元年的状元。其实,他就是那一颗荔枝,虽生在偏远的化外之地,但品格高尚,须是人间第一名。
南汉皇帝刘龑有一个特殊的爱好——非宦不信。什么意思?他所信任的只有宦官。因此,他 朝下的大臣,十之六七全是太监。梁嵩虽得状元,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却因不是宦官,终不得重用。他自知宏图不展,壮志难酬,决心回乡侍奉父老,于是便写下了著名的《倚门望子赋》。
噫吁噫!望苍茫兮道远,倚门闾兮情伤:念游子之忘返,劳慈心于远方。渺渺何之?顾越乡而眷恋;滔滔长往,向上国以观光。当其负笈寻师,操心托迹;遥望皇都,甫登紫陌。
齧臂于卫郭门前,题柱于升仙桥侧。担簦日久,希寸禄以资荣;负米程遥,仗何人而请益?征车蓬断,别骑尘飞;涕眸眷眷,凝思依依,阅历而谁升云路?遥怜而独倚柴扉,未卜升沉;我则每晨昏而怅望,关心菽水,尔盍计早晚以言归!常旷瞩于烟霄,每凄凉于蓬荜。杳杳兮故路,寂寂兮旧室。几行雁阵空来,万里尺书难述。
水声山色,遽惊怀古之人;别恨离情,愁对秋风之夕,眷恋徘徊,忧心靡开。抑鬱之情恒自切,湮沦之事有谁哀?念一苇之津涯,诚难去矣;听孤鸿于碧落,得不悲哉!想彼波流,伤彼离索。
踌躇兮不止,优游兮何托?盈庭之萱草徒荣,满目之芦花自落。阳朱陌上萧条,而恨眼潸潸;汉武台边宛转,而残霞漠漠。恨山海之高深,念行役以难寻。忆昔伯俞之志,宁无泣杖之心?对月而常怜独坐,闻蛩而每忆寒吟。动兹怀土之思,惟凭蜀魄;触尔还乡之计,暗托秋砧。嗟夫!峨峨中立,殷殷士子,献书之疏复何如,干禄之心几时止,遣我日夕望红尘,未见此心终未已!
他说,我的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的时候不像别的富家子弟穿金戴银,我只有布衣粗粮。我不忍母亲每日倚门望儿,为我担心。所以特地来向皇上告辞归家,侍奉母亲,颐养天年。
南汉皇帝刘龑残暴不仁,但也为这首律赋,文笔朴素,自然流畅,情思凄婉而恳挚所感动。他问梁嵩需要什么样的俸禄封赏随便提,他一定会满足梁嵩的。梁嵩说,龚州土地贫瘠,百姓生活穷苦,我不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请求免除本州一年的赋税。
这是梁嵩为平南做的最伟大的事情。我之喜欢他,也正因此。
英才总是被天妒忌,梁嵩离开广州,急忙归家,快到家乡时,突遇暴雨,东濠河水暴涨,梁嵩归乡心切,而又野渡无舟,他便强行渡江,不幸溺亡。
后人感念他为平南所做的贡献,于是地方建庙纪念他,改东濠河为白马河,东濠街为白马街。白马状元庙后毁于文革时期,仅存石质镂花《状元庙》门额和红砂石质对联,以及碑刻一批,联曰:“阆石千秋尚记春风归故里,大江万顷有灵夜月涌寒潮。”后来白马状元庙重建,命名为梁状元纪念馆,因为纪念馆与袁崇焕的《总制三边坊》连成一片,故又称“白马双英”。
我说平南文脉源自梁嵩,一来是因为他勤学苦读,文采飞扬,开平南之学风,使平南人读书蔚然成风。二来是因为虽为状元,功名在身,心却只为平南百姓。所以,后世的平南学子,皆以梁嵩为榜样。
二、畅岩怀古
我们都读过周敦颐的《爱莲说》,他不仅精于文学,还是一个伟大的理学大家,宋代的“周程理学”,就是指周敦颐和另外两个大理学家程颐和程颢。周敦颐就是程颐、程颢的老师,后世统称为“周程三父子”。
我们今天要先说他们,是因为他们和平南的另外一处景点“畅岩怀古”有关。
“畅岩怀古”位于平南县官成镇的思回村,为平南新八景之一。而“畅岩怀古”的得名也都是与这三位圣人有关。程颐、程颢曾经跟随他们的老师到思回村的畅岩讲学读书,畅岩怀古因此得名。
周敦颐和程颐、程颢虽然不是平南人,但是他们在此讲学读书,一定意义上又促使了平南人读书的风气,促进了平南文脉的延续,所以谈平南文脉,不得不谈畅岩怀古。
三、鱼洲雁信
雁信连宵至,洲边与往还。
阵遥鹏欲化,队整鹭同班。
烟水家何在,风云影未闲。
登科闻有兆,愧我独缘悭。
鱼洲雁信碑石。宋显仁
这是明朝督师袁崇焕在游览游鱼洲所作的一首诗——《游雁洲》。袁崇焕随父在平南白马做木材生意,后来渐渐长大,便有了考取功名,报效国家的志向。
游鱼洲在县治龚江中,形似游鱼,平时被江水淹没不得见,只有到了秋冬季节,才得见洲。游鱼洲露出水面,时有鸿雁飞集,平南的读书人都认为这是中科甲的征兆,于是都去游鱼洲参观,袁崇焕也不例外。可惜他以平南籍初试童子试,被奸人陷害,最终改为藤县籍去应试。最终仕途畅通,官至兵部尚书,成为一代名将,鱼洲雁信也因袁崇焕而得名。
我们说鱼洲雁信是平南文脉的延续,除了因为它与一代名将袁崇焕有关之外,更因为它见证了平南读书人的志向。它,已然是平南人勤奋读书的象征。
平南置县一千六百多年,平南的文脉也延续了一千六百多年。这漫长的岁月里,是一代又一代平南读书人延续着我们的文脉,让它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今后,平南文脉依然延续,依然精彩。
网友评论